近日,上上谦火锅品牌发布通知称,广州店因租约到期,将于12月15日正式闭店,终止一切经营服务。据了解,该品牌由歌手薛之谦创立,一度成为热门打卡地。有专家认为,明星餐饮品牌店出现退潮热的本质是短期流量变现与餐饮慢生意的冲突,也是广州消费市场成熟度的体现。

走访:有人特意来纪念
日前,南都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正佳广场的上上谦火锅店。店内醒目位置摆放着一座薛之谦卡通人物雕像,不时有食客上前合影。
正值工作日的午餐时段,店内客流呈现零散状态,未见长队等候。店内食客多为结伴而来的情侣或朋友,三三两两落座。
“下个月15号就要闭店了。”一位店员透露,上上谦广州正佳广场店租约即将到期,公司决定不再续签租赁协议。这意味着,广州唯一一家上上谦火锅店即将告别市场,闭店后上上谦火锅店仅剩上海店仍在营业。
“菜品口味很好,价格也合理。”现场有市民刚用完餐,她们表示,自己是薛之谦的歌迷,曾多次光顾该店,“知道要闭店了,特意来吃一次,留个纪念。”另一桌两位顾客则评价道:“牛油火锅底料确实香,但菜品和其他火锅店差别不大,不过冲着薛之谦的主题和氛围,还是会推荐朋友来试试。”

上上谦广州店。
据了解,上上谦品牌在巅峰时期曾拥有8家直营店和20家加盟店,门店覆盖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事实上,薛之谦并未直接持股上上谦火锅所关联的上海弘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李渊林,经营范围包括餐饮企业管理、会务服务等。而在此之前,该火锅店关联公司为上海上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法定代表人同样为李渊林。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李渊林、薛良园共同持股。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上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9月注销。变更记录显示,2019年2月,薛之谦退出该公司股东。
专家说法:是短期流量变现与餐饮慢生意的冲突
早些年,明星创办餐饮品牌一度成为潮流。除了上上谦,还有陈赫、叶一茜和朱桢合伙创立的贤合庄,郑恺的火凤祥等。然而,这些品牌都出现了急速收缩,集体退潮的趋势。
对此,戴德梁行广州商业部主管及董事孙斌认为,明星餐饮品牌本质上依赖的是“名人效应”快速吸引关注,但餐饮行业的底层经营逻辑,始终还是要靠产品制胜。“特别是外来菜系进入‘以食为天’的广州市场,更是需要靠精准的运营能力来稳定品控。”他表示,上上谦火锅等明星连锁品牌单靠流量难以在广州市场维持稳定的复购,加上“加盟形式”本身运营成本也较高,对加盟商的支持力度若跟不上,就容易被迫收缩,造成退潮热,以此损害品牌口碑。
“其实这并非偶然,而是广州消费市场成熟度的体现。”孙斌表示,明星餐饮退潮是全国性趋势,“之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有贤合庄加盟商维权事件,只是广州在对‘流量餐饮’的挑剔表现上,更具典型性。”他认为,广州消费市场具备独特属性,首先,广州人餐饮需求以“好吃、性价比高”为核心,对“明星标签”“流量排队”敏感度低。其次,竞争高度内卷,广州餐饮密度全国领先,从街头小吃到高端酒楼均有强势品牌,明星品牌若仅靠明星流量的营销手段基本难突围。
出现此类退店热潮,是短期流量变现与餐饮“慢生意”的冲突。孙斌进一步解释称,明星方追求“快速圈钱”,通过加盟费、品牌授权费获利,而餐饮需“长期养店”。例如贤合庄早期靠明星造势快速招商,但未投入足够资源优化底料口味和门店管理,导致加盟商因亏损维权,品牌最终失去市场信任。其次,这种跨行业生意模式,本质上就是运营能力断层,明星团队缺乏餐饮运营经验,却主导品牌扩张,明星仅靠流量无法弥补这些短板,导致门店品控混乱、服务标准化缺失,这种“割韭菜”行为破坏品牌长期信用,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明星餐饮赛道的可信度,从而激化矛盾。
采写:南都记者廖艳萍 实习生杨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