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近日,一年轻男子跑进朝阳公安分局东风派出所接待大厅,说话很急但一直讲不清楚意思,负责接待的副队长王于泽根据“找工作”“来北京”“拿了老太太一袋现金”等只言片语判断,这极有可能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于是和男子一路追踪找到了现金的主人——一名85岁的老太太,帮她挽回损失。
据了解,男子姓刘,之前在上海送快递,想找个收入更高的工作。前段时间,他在路边看到一张招工启事,上面写着“点对点送快递,日薪700元”,他当即联系了对方。
没几天,小刘在约定地点拿到了一部全新的手机,对方告诉他,以后“工作指令”都会通过手机上的第三方软件发送。很快他就收到“领导”的消息,让他去北京取一份“跨省快递”,然后送到天津,路费、食宿都能报销。
小刘没多想就买了火车票,到北京后,他在“领导”的安排下住进一家宾馆。当天,他通过软件接了一通语音电话,“领导”让小刘在中午一点去宾馆附近的居民楼下取“快递”。
虽然觉得这“快递”有点奇怪,但小刘还是按时到了约定地点。不一会儿,一位头发花白、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太太走了过来,把一个袋子塞到他手里,没说一句话就转身走了。
小刘喊了好几声,老人也没回头。他好奇地打开袋子,发现里面全是一捆捆的现金。
“电视里总播反诈宣传,说陌生人给现金、让转钱的可能是诈骗。”小刘越想越害怕,可他只隐约听到“领导”提过一句老人的儿子叫“马良”(同音),其他信息一概不知。于是,小刘赶紧抱着现金往派出所跑。
王于泽听完小刘的描述,马上带他回到宾馆,顺着他当天的路线一点点排查,最终锁定了附近一个小区的某个单元。
他们先找小区保安和常年在楼下散步的老住户打听“马良”,可大家都说没听过这个名字。
眼看线索要断了,王于泽带着小刘开始逐门走访。敲了几家的门,终于找到老人,得知自己可能被骗,85岁的老人一下子慌了神,反复说:“不知道,我不记得了。”
经过民警耐心安抚,老人想起上午接到一个电话,说她儿子在外面出了点事,需要交“保证金”才能解决,还让她不要告诉任何人,把现金准备好,会有人上门来取。
老太太急着救儿子,背着老伴拿了家里存放的6万元现金,按照对方的要求交给了小刘。
“阿姨!平时家里别存这么多现金,不安全,小心被骗子盯上。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先跟儿子沟通一下,以免上当受骗。”民警看着懊悔又慌张的老人,一直在叮嘱劝慰。
拿着失而复得的6万元现金,老两口拉着民警和小刘的手不停道谢。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编辑 刘倩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