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岁的汽车之家,
为什么还在笃定「新零售」?


这个早在近十年前、由中国电商巨头提出的概念,放在今天已经并不新鲜。十年前,连锁零售行业就开始探索新零售,这个诞生于电商语境的概念在不同行业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与实践形式。
最初,它的内涵还只局限于线上与线下渠道的融合,但是当步入AI和O2O驱动的消费时代,新零售早已不再只是渠道层面的互联互通,而是对整个产业结构的重塑。
尤其是在百年汽车产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等结构性转折的当下。汽车消费的链路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以DTC为代表的直营模式崛起,汽车品牌开始在新的零售范式中主动重构与用户的关系,从经销体系到营销逻辑,整个零售链路正被效率、信任与体验重新定义。
这是刚刚跨过二十岁门槛的汽车之家,正在面对的时代命题——11月8日,始终致力于「让好车更好买」的汽车之家首度进军电商领域,正式上线汽车之家商城。在这一汽车零售新物种推出的同时,汽车之家也迎来了15家品牌入驻——包括零跑、奥迪、阿维塔在内的传统豪强和新势力品牌。

如果说过去汽车之家是车企与用户对话的媒介,如今它更像是一个汽车行业的朋友圈——不再只是为用户提供看车的渠道,而是下场帮主机厂卖车的行业伙伴;它不甘于做一个垂类媒体平台,而是以创新求变来挖掘内容的生命力,联动行业上下游共建汽车零售新生态。
为什么是汽车之家?最近,36氪与汽车之家零售负责人于乐聊了聊,试图找到——当一个二十岁的垂类媒体平台决定下场卖车,它如何以「内容+交易+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重塑汽车消费的全链路体验。

「双线融合」时代的汽车零售,
为何轮到汽车之家出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汽车是仅次于房子的大件消费。
尤其是对比快消品来说,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单价高,0.24辆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也注定了它是一个低频也重度依赖真实体验和信任保障的消费。这种典型的耐消品属性,注定了传统汽车消费的线上化转型相对缓慢。
但它并不是完全没有「线上化」过。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汽车零售的线上化转型走得格外谨慎,也格外艰难。
第一阶段是2000年代中后期的汽车门户网站。它们的核心使命是把看车、选车的信息搬到线上,解决信息不对称,让用户可以通过图文、评测、报价单等内容完成购车前的认知决策。
第二阶段是2014年前后的O2O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汽车零售开始尝试「线上获客、线下交付」的新路径。主机厂和平台通过团购、特卖、补贴等方式,将线索从线上引流至4S店,实现部分成交闭环。
这一时期诞生了汽车电商平台的第一波高潮,但由于供应链与库存体系仍掌握在经销商手中,线上线下的协同成本高,体验断层明显,O2O更多停留在流量和促销层面。
直到2017年DTC模式崛起。以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率先打破传统经销体系,直接面向用户销售。这种模式让主机厂掌握了用户数据与销售触点,也让购车体验从线上看车到线下交付一体化打通。
但是随着AI技术的介入,如今的汽车消费正在经历从「线下主导」转向「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一方面,是用户的决策前置化。超过80%的用户在到店前,已经拥有明确的车型偏好,而线下则是线下渠道逐步演变为「体验场」和「交付场」。这种前置化得益于包括汽车之家在内的垂类媒体通过专业内容打造出来的信任优势。
另一方面,是交易环节的数字化。在新势力品牌互联网化的推动下,「线上定金锁单」模式成为行业主流。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开始接受「线上下单、线下交付」的购车方式。截至目前,部分品牌的线上订单占比已经超过30%。
最后,是线下渠道功能的重构。当用户能够在线上通过内容、数据与口碑完成大部分决策,线下的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不再只是销售终端,而成为体验与交付的关键触点。
「双线融合的本质,是汽车消费信任基石的迁移」。于乐告诉36氪,这一变革并非简单将交易环节线上化,而是通过「内容-数据-服务」的闭环,去推动零售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双重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之家能够通过过往的专业内容去理解用户,也能利用数据沉淀来洞察用户的购车需求,再借助车源、支付、线下服务网络来实现购车体验的闭环。在AI与O2O的时代语境下,汽车之家的「新零售」不再囿于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而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来打造一个具备效率、信任与体验的汽车零售生态。
这背后,既是汽车之家作为专业内容平台的「用户理解力」,也是汽车之家深耕于汽车零售而积累的「产业协同力」。当行业发生新的更迭,于乐表示,「汽车之家也很有幸,站在这个时间阶段来跟主机厂和友商真正意义做一些对行业有价值的事情。」


15家车企集结,汽车之家商城
开启新零售的「生态共建」
传统零售体系,已经成为主机厂的一种结构性掣肘。
在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经销商体系下,主机厂往往只能触达4S店,而看不见真实用户。过长的渠道链条会让主机厂很难知道自己的用户在哪以及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车。
尤其是在现行的批售模式中,主机厂将车辆批量销售给经销商,库存却长年积压在4S店。一旦市场波动或销量不及预期,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会被迅速放大,而主机厂仍会按照既定生产节奏供货,形成典型的产销脱节。
在用户这一侧,痛点同样明显。传统买车往往是一场漫长、割裂、信息不对称的过程。用户需要反复打电话、跑4S店、比价谈价,才能在信息不透明、价格波动的市场中作出决策。
线上线下渠道之间缺乏统一的价格与服务标准,用户的购车体验被人为拉长。主机厂看不见用户,用户也够不着品牌,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一道鸿沟,让汽车零售效率始终被困在旧有体系当中。
如果有一种新的平台形态,能够让用户在看到心仪车型的同时,直接在线与品牌旗舰店客服和商城购车管家沟通,那购车流程就不必再经过两段式的问询:用户先留电话、再等待回访、以及未来无数的电话骚扰。可以说,汽车之家商城作为新零售战略升级的一个重要注解,代表了一种创新O2O模式的领先性。
作为汽车之家全新打造的线上购车平台,汽车之家商城在本质上是一个购车的线上平台,但是它的价值内涵已经超越购车本身。
首先,是内容种草来驱动用户决策。汽车之家以二十年沉淀的专业评测、真实车主口碑、视频内容,通过AI与具体车型、配置、报价直接关联,为用户构建出可信任的决策基石。
其次,是交易无缝承接。当用户购买意向被内容激发到最高点时,汽车之家商城提供即刻转化的交易入口——从车型选择、优惠查看到订单支付,全流程透明。平台将传统两段式问询环节,简化为「决策即下单」,显著提升转化效率。
最后,是服务全程保障。交易并非终点,而是体验的起点。汽车之家商城通过引入卡泰驰服务网络和海尔3万个线下网点,为用户提供交付、金融、保险等标准化售后服务,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无忧」。

更重要的是,汽车之家在交易完成后依然为用户权益提供兜底保障。若在购车过程中遇到车辆运损、瑕疵或「三包」问题,甚至与品牌方产生售后纠纷,平台可介入协调,协助用户维权,确保问题得到快速、公正的解决。
这正是一个平台方的应有之义——不仅撮合交易,更要为信任负责。汽车之家商城对全链路的服务质量进行统一监管,确保每一次交付、每一项服务都可追溯、有标准、能落地。
汽车之家商城三位一体的模式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数据与流程的深度耦合,构建的一个有机生态系统。它既解决传统购车信息不透明的痛点,为用户带来便捷、透明、高效、安心的购车新体验,也让主机厂收获了「品效合一」的商业增长路径。
作为首个试水的车企,零跑汽车亮出了令人意外的成绩单。根据零跑汽车渠道市场与用户运营总经理何洁给出的数据显示,从9月20日开启商城试运行到商城正式上线前,汽车之家商城已交付零跑汽车订单4380辆,在近30天内,占据了全网平台成交量的三分之二,用户首触率达到 32%。
在商城上线仅3天后就迎来「双十一」这一传统电商节日,当天商城订单量达到5519单,其中零跑汽车就占据了3731单。
品牌的入驻是生态繁荣的基石。基于汽车之家商城增量获客、用户促转以及渠道补强三大核心能力,主机厂与汽车之家不再只是买卖关系,而是共同开拓市场、服务用户的命运共同体。
在汽车之家新零售生态中,一种以能力互补、场景共创为核心的协同效应正在形成。
过去那种「产销脱节、链路冗长、信息不透明」的传统零售逻辑,正在被以数据驱动、场景融合为特征的新模式所重塑。品牌可以直接洞察用户需求,用户也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从决策到交付的完整体验。在这片新生态中,汽车之家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与天猫、支付宝等生态伙伴协同,通过战略能力互补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天猫打通了生活方式与汽车消费的场景壁垒,让购车融入用户的日常消费链条;支付宝将支付信用转化为购车信任,降低交易门槛,提升购买确定性。这种生态协同的本质,是从流量互换升级为能力互补与场景共创。
当传统汽车零售的供需错配、链路冗长正在被逐步打破,主机厂、经销商、平台与用户形成了以效率与信任为底座的新零售秩序。

从内容出发,向价值生长
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刚刚驶入加速期。当时中国汽车产量仅有570.7万辆,汽车消费仍处于普及的早期阶段,距离如今年产超过3000万辆、稳居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那时的购车也更多是一种时代符号。一辆汽车不仅是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承载了社会身份与理想生活方式的外化。然而彼时的信息渠道相对狭窄,购车体验高度依赖4S店导购、纸媒广告与口碑传播。
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决策周期漫长——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购买一台车充满着各种不畅。就在那样一个拨号上网的互联网时代,汽车之家作为中国较早一批垂直类汽车媒体平台成立,开始以内容来改造汽车消费链路。
从汽车资讯,到测评内容,再到互动社区,刚刚跨过二十周年的汽车之家,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消费的普及,也陪伴了几代人的选车、购车、用车。而汽车之家自己,也在寻求从一个垂类媒体平台到汽车交易平台的演进。
这是因为在过去二十年的汽车产业浪潮中,没有人能够永远屹立在时代的潮头。
技术会迭代,渠道会重构,用户的决策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唯有那些始终能够感知时代脉搏、主动更新自身认知与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新周期中继续前行。此次汽车之家的新零售战略升级,正是一次顺应时代的自我进化。
尤其是随着各种社交媒体的兴起,流量格局愈发碎片化,还有汽车内容与汽车消费决策之间的深度耦合,倒逼着汽车之家这个垂类媒体平台,需要持续探索内容的生命力和价值边界。
汽车之家如今面对的,是如何在当下结构性变革中满足车企多元化、效果化的营销需求、如何保持流量格局碎片化之下的用户规模与活跃度、如何通过新零售的探索打造传统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也是为什么汽车之家在20岁之际,确立了新的战略目标——以汽车之家商城的上线为起点,开启一场从垂类媒体平台到电商交易平台的时代转身。正如于乐在访谈中谈到此次战略升级的愿景,「我们希望携手各方伙伴,共同从互联网的看车时代走向购车时代,打造一个更智慧、更高效、更有温度的汽车新生态。」
如此,也才能够理解今年8月海尔集团完成对于汽车之家的战略入股交易。从结构上看,海尔集团为汽车之家带来的,不只是单纯的资金支持,还有深厚的产业资源与关键的生态能力的注入。
无论是海尔覆盖全国的3万家线下服务网点,还是卡泰驰门店体系,更多海尔生态的产业都将融入到商城的线下服务体系中,进一步提升购车体验。

依托于海尔集团的人车家生态协同,这些资源正好补齐了汽车之家线上交易的「最后五公里」。许多县级或地级城市的消费者过去因没有4S店而不得不驱车数百公里提车,如今通过海尔门店的轻量化改造,这些网点将成为汽车之家商城的交付中心——车辆可在门店内完成检测、交付、上牌等环节,让用户在家门口提车。
二十年来,汽车之家始终站在用户的那一端。可以说,汽车之家的领先性和独特性,始终建立在用户需求之上。
从「看车」到「买车」,再到「用车」、「换车」,它不断延伸自己的服务边界,用内容引导用户决策,用交易打通消费闭环,用服务兑现体验承诺。对用户而言,它不再只是一个信息入口,而是一个可以信任和依靠的汽车消费中心。
从内容出发,向价值生长——汽车之家的每一次转身都是对用户体验的再创造。它用二十年的专业内容积淀,去击穿购车环节的层层痛点,也用行动证明:内容的生命力,不止于信息传播。
下一篇:德弘资本没有“扶正”高鑫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