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关系。会议指出,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凸显,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情绪价值的好产品、好场景、好体验支付溢价。这就要求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互促共进,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从而促进形成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供需适配是指通过提升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从而解决低端供给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的供需错位问题,进一步打通制约消费的卡点堵点,畅通经济循环,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说。
“适”在于适应大环境,“配”要求主动作为。“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要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要积极支持企业扩大特色、高品质消费品供给”“发展一批柔性制造工厂,推动生产高效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要”“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会议围绕增强供需适配性作出系列部署。
“对于供给端生产者来说,消费新需求里蕴含着发展新机遇。”董超认为,企业要善于从消费新趋势中找到供给新方向,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新颖的业态、更多元的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
陈丽芬说,会议针对消费新趋势新特点、产业升级滞后于消费升级等问题明确了政策着力点,要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制度保障,推动供给体系从“生产更多”转向“生产更对、更好”,从而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为中国经济注入持续、健康的内生动力。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