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取暖器热销全球 “暖经济”点燃冬日消费
浙江慈溪,是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慈溪取暖器出口量占全国取暖器出口量的三分之一。随着北半球气温逐渐走低,慈溪的取暖器出口订单持续“升温”,为欧洲、北美等地送去“中国暖意”。
天气转凉订单热 慈溪取暖器热销全球
走进慈溪一家生产电壁炉的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整个车间的日产量能达到两万至三万件。

慈溪某家电企业外贸部经理 李强:目前排产到12月中下旬,初步统计今年1到11月份,我们的销售额大概是一亿元人民币。和去年同期比,大概有将近10%的增长。

企业研发团队历时一年,成功开发出具有立体层次感的火焰效果,还获得了英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曾经的一些国外竞争对手,如今反而成为企业的采购商。
作为中国家电之都,在宁波慈溪,这样订单爆满的企业不在少数。在慈溪另一家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检测、包装、装柜。截至目前,企业接单量已经接近500万台。

慈溪某家电企业总经理 任高杰:总销售额到10月底是2.48亿元人民币,有望12月底突破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了36%。
任高杰说,今年订单量和销售额的双增长,产品创新的贡献最突出,今年企业研发投入已接近1500万。
慈溪如今有100多家取暖器生产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家电产业配套体系。从模具设计制造、注塑喷涂到关键零部件生产和产品包装,在慈溪本地都能找到相应货源,大大提升了慈溪取暖器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慈溪海关副关长 陈小龙:今年前三季度,慈溪取暖器远销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64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实现了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版图与增长动能同步提升。
产品持续创新 义乌“暖经济”走俏
近段时间,随着气温的不断走低,“世界超市”义乌的保暖取暖用品销售也同样火爆,而产品的持续创新,则是义乌“暖经济”不断走俏的重要密码。
下午两点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五湖四海的客商们挤满了商场里大大小小的通道。选品、询价、成交,一套流程下来,采购商手里就会多几个装货的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冬帽,再通过物流,发往全球。

目前义乌市场内帽业经营户已超过1600家,行业年产值超70亿元,是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聚集度最高的帽业流通中心。
经营户黄梦菲手中的一款纯手工编织帽,就是今年店里的爆款。因为这款帽子是需要手工编织的,制作起来比较慢,所以目前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 黄梦菲:我们每天量产3000顶左右,真的是供不应求,本来这款四五十个工人每天出货,现在加到150个人了。
电热水袋、电热毯以及电暖器等取暖产品的行情,也同样火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销售取暖用品的店铺里,不时就有国外采购商进店询价下单。

塞尔维亚采购商 德拉加娜:我们是做电商的,销售这类产品,我们国家冬天很冷的,所以这样的产品很有用。
眼前这家主营取暖用品的店铺中,陈列着大大小小上百种款式的取暖器,主要销往欧洲、中东以及南美等地区,而不同地方的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店铺每年都会针对性地上架适配不同市场的新品。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 黄小晶:欧洲那边喜欢小巧精致一点的,吹风送热比较快,功率比较高。中东、中亚喜欢比较大一点的,大功率大体积。
另一家商户介绍,今年外销最热门的是一款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用来煮茶烤肉的“三合一”取暖器。来自印度的采购商托马斯一进店,就相中了这款产品。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曹堃告诉记者,类似的产品前两年就有了,但是市场受欢迎度并不高,因此今年他们对产品进行了改造升级,内部加了一层防护网,能避免捡取物品时烫伤,同时增加了温度调节功能,让烤肉、煮茶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