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11月14日,市民在石家庄市长安区白佛民生广场采购新鲜蔬菜。
11月14日,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的白佛民生广场正式营业。一大早,卖场里人头攒动,市民穿梭于宽敞明亮的大厅,挑选着新鲜的瓜果蔬菜,摊主们熟练地拣货、称重、装袋,空气中弥漫着烟火气与新鲜感,一派热闹有序的景象。
作为长安区的重点民生项目,白佛民生广场创新消费场景,打造了“菜市场+综合体”全新业态组合,让市民的买菜环境更具档次、更富现代气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菜市场汇聚了百姓的三餐四季,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消费场所。随着消费升级,市民对菜市场的服务功能和购物体验有了更多期待。为此,全市大力推进菜市场迭代升级,通过完善配套设施,丰富“菜篮子”供给,提升消费环境,切实把这一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远远望去,白佛民生广场的建筑外观颇具设计感:米白色的外立面搭配流畅的装饰线条,打破了传统菜市场的刻板形象。得知卖场当天开业的消息,周边居民纷纷赶来“尝鲜”采购,不少年轻人更是专程从远处慕名而来,打卡这座新晋的“网红菜市场”。
记者在卖场内看到,摊位按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干货等品类实现功能分区,标识清晰明了。每个摊位都配备了统一的电子显示屏,详细标注所售商品的实时价格等关键信息,还公示了商家的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做到“信息透明化、资质可视化”。
“你看这价格和食品安全信息一目了然,让我们买得特别放心。”住在附近银龙小区的居民陈鸿海笑着说,“没想到这个新卖场这么大,光果蔬区域就有上万平方米,入驻商户几百家,逛起来真有逛综合体的感觉,选择特别多!”
据白佛民生广场总经理梁海燕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分为地上四层和地下一层,业态布局全面覆盖民生需求:地下一层为水产业态,地上一、二层集中了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业态,共入驻商户500余家;三层布局酒店用品、厨房设备、咖啡饮品设备等商用及家用配套业态;四层规划餐饮、酒店等服务业态,可满足市民采购、聚餐、休闲等多元化需求。
卖场内环境颠覆了人们对菜市场“湿漉漉、乱哄哄”的固有印象。“每个摊位都预留了上下水接口,能直接安装洗手池,摸完菜根上的泥随时能洗手,特别方便。而且这里有中央空调,冬暖夏凉,我们经营得舒心,市民也更愿意来逛。”经营大葱生意的商户刘立凯边整理货物边说。
为方便市民采购和商户铺货,卖场内配备了充足的垂直客梯、垂直货梯及自动扶梯,其中货梯16部、客梯12部,各楼层之间通行高效便捷,告别了传统菜市场“搬运难、上下累”的问题。
从标准化菜市场到市民生活服务中心,再到如今的民生综合体,石家庄的菜市场已跳出“单一买菜场所”的定位,逐渐成为满足百姓多样化生活需求的综合空间。
食品安全保障与智慧管理水平也同步迈上新台阶。白佛民生广场专门配建了食品快速检测室,对进场商品实行“源头抽检+过程追溯+终端把关”的全链条监管;严格执行商户“一证一照”管理规定,确保每家经营主体资质合规、每件商品来源可查。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白佛民生广场的基础配套,做好商户承接工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切实以完善的功能、优质的服务赢得居民青睐。”长安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实际成效,让这座充满烟火气与品质感的民生综合体,真正成为群众心坎上的“幸福空间”。
石家庄发布(shijiazhuangfabu)
运营|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来源|石家庄日报记者 焦莉莉/文 张晓峰/图
编辑|付园园
责编|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