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1月16日消息(记者韩雨晨)上午8时30分,天津西站1号站台,流线型“复兴号”列车静伏轨上。商务旅客王先生走进车厢找到靠窗座位,打开笔记本电脑,熟练地连接电源。“我去大兴机场搭乘11点多的航班,行李刚刚都已经托运好了,时间绰绰有余。”他看了眼手表,语气轻松,“这在过去,天不亮就得出发,现在就像坐了一趟跨城地铁。”
这是天津西站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早晨,却因一条新动脉的搏动,呈现出全新的节奏。2023年12月18日,天津西站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以下简称“津兴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今年6月2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启动运行,标志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迈入新阶段。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启动运行(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津兴城际铁路、西站城市航站楼不只连接了两座城市,更直接刺穿了时空的隔膜。
“40分钟,一杯咖啡还没凉透,人已经从天津的办公室到了机场的登机口。”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毅功这样形容道。该企业坐落在湘潭道1号,和天津西站仅一桥之隔。“我们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及全国以及海外,很多工程师需要长期飞往各地,津兴城际的开通,我们是直接受益者,它极大提升了出行体验。”黄毅功说道。
不仅如此,这条线路的意义远超一条交通线,它更是一条商务流的“黄金通道”。位于陆家嘴金融广场27层的天津异乡好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异乡好居”)深有体会。该企业成立于2015年,创业初期,综合考虑红桥的区位优势、北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公司将总部设在红桥区,研发中心设在北京中关村。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异乡好居不断壮大,企业历程从刚开始的双城创业续写到如今的同城生活。
“尤其是津兴城际铁路的开通和西站航站楼的运行,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现在,我们去北京研发中心更加便捷频繁,沟通模式从‘双城’变‘同城’,更重要的是,海外供应商来天津总部洽谈也更方便了。”异乡好居创始人兼CEO印建坤站在陆家嘴金融广场27层向外远眺,熙熙攘攘的天津西站仿佛就在脚下。
可以说,京津冀同城商务区的建设为异乡好居不断开枝散叶厚植了土壤。目前,异乡好居全球总部坐落于同城商务区内,在北京、郑州、成都有分公司,还在全球多个城市设有办公室,企业业务已遍布英、美、加、澳等27个主流留学目的地,累计为超过30万名留学生成功预订公寓。2025年,公司交易规模超100亿元。
以天津西站为核心的京津冀同城商务区的建设推进,不仅给这些已入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更成为吸附高端产业、汇聚顶尖人才的“磁石”。

以天津西站为核心的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推进(央广网发 红桥区供图)
如今,在西站周边,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个以枢纽为核心的新城正在崛起。核心区一期的站产城一体开发标志性项目——天津西站南项目多个作业面同步施工,将成为集总部办公、特色主题商业、高端酒店、科技住宅于一体的立体式商业空间。西站东山姆四代旗舰店项目预计年底前主体封顶,西站西邵公庄南智慧颐养城市更新项目已经动工,核心区二期的西站北等多个项目也在加紧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168万平方米……
一条铁路重塑一座城市的时空坐标,一个枢纽激活一片区域的发展动能。展望未来,随着交通网络愈发紧密,产业协作更加深入,这片热土必将吸引更多目光,汇聚更多资源,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