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七十周年发展暨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举办,主题为“全球沟通、理解与信任:未来传播与未来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人大新闻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七十年砥砺奋进,新闻学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中国、面向世界,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贯通一体,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新闻舆论工作者,彰显以新闻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担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语文学院院长Viktor Barabash作为兄弟单位代表致辞。
会议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发布《安岗新闻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史》。《安岗新闻思想研究》基于大量一手史料首次对安岗新闻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历史化考察,入选“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史》以时间为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全面梳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70年办学发展历程,兼具史料价值与学术深度。
会上发布了人大新闻学院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系列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赵曙光发布“明新大模型1.0”。该模型由新闻学院和高瓴人工智能学院联合研发,整合了“深澜·DeepPulse”深度报道助手、“睿析·OpinionPulse”舆情推理模型、“和鸣·GlobalPulse”国际社媒内容生产系统三大核心智能体,分别面向可信新闻的深度生产、舆情动态的推演分析、全球社交内容的智能传播等关键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与舆情治理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应对智能时代新闻传播领域的重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张迪展示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系列成果。自2022年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合作开展全球民意调查以来,已系统实施覆盖全球五大洲的60余次调查,初步建成以数据赋能国际传播的民意调查体系,为精准研判国际舆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会议现场,“未来传播创新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旨在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汇聚学界智慧与业界力量,共同推动人才培养与实践的创新突破。
来源:长安街知事
记者:刘晓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