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从来不是单纯的穿搭,而是身份的象征!浪花朵朵《一看就懂的古代文化常识》这套书真的太有趣了!非常涨知识!
创始人
2025-11-18 11:18:54
0

最近我迷上了追剧,看到《郑和下西洋》这个剧时,我不仅被剧中人物的精湛表演所折服,更对明朝官员的穿戴服饰产生了好奇心。

我发现,不仅帝王龙袍的盘纹自带威严庄重的气场,就连文官补服上的禽鸟纹样也暗藏着品级密码,还有宦官服饰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制式,那么,这些服饰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规制与讲究呢?

原来,古代服饰从来不是单纯的穿搭,而是身份的象征、礼制的载体,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数不尽的文化知识点。

就在我想要进一步详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时,遇到了一套特别有趣的书,这套书就是浪花朵朵《一看就懂的古代文化常识》这套书,一共包含10本书,由深耕古代文化领域多年的李天飞老师编写,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他擅长把枯燥的史料变成鲜活的故事,咱们翻开书慢慢看,保证每一个好奇的古代小疑问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而且你还会像我一样,越看越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因为课本里枯燥的文化知识,在这套书里变得鲜活又好理解!

咱们就一本书一本书地看,每本先从书中好玩的小故事说起,看看它们到底藏着多少干货。

为什么古人会有乞旧衣的习俗呢?你看到这个问题时,是不是一下子就被难住了?

别急,我这就为你讲解一下乞旧衣的来历,答案就在第一本的《服饰》里。

古人科举落榜后,总爱向中榜进士讨应试时穿的旧衣。这可不是图省钱,核心是想沾沾进士的 “功名喜气”。大家都觉得,能高中的衣裳沾着文运和好运,借来穿或是留个念想,盼着下次科考能时来运转、一举登科。毕竟中榜了就成朝廷命官,得换上对应品级的官服,以前的平民衣裳留着也没用,所以有人要的话,进士一般都会大方送人。

咱们回到开头,看看剧中明朝官员的服饰,那就是更有讲究了。

剧中朱棣等皇帝的服饰贴合明代帝王规制,朝会等重大场合穿黄色盘领窄袖龙袍,衣身绣盘龙纹,这是皇权专属服饰,通过面料质感和细节装饰来彰显帝王的尊贵。

文官的服饰可以通过胸前、后背的补子图案来区分品级,比如高品文官可能出现仙鹤等纹样。剧中还曾出现身着麒麟补服的官员,这个补子就是为明代高品官员或者有特殊功勋者而设计的服饰。

而武官服饰则以猛兽纹样为标识,服饰大概率会有狮子、虎豹等纹样,象征着威猛 。

由此可见,古人在服饰制度上的等级相当严格。

而且时间跨度从汉代拉到清朝,把每个朝代衣服的门道讲得透透的。就像汉代曲裾深衣,它绕身好几圈不只是为了好看,还藏着 “上衣下裳” 的礼仪讲究。唐朝女子襦裙领口敢开那么低,背后是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在撑腰。

它不只是列知识点,还把衣服和古人的生活、观念绑在一起讲,咱们读着就像一部有趣的故事,既知道了衣服怎么穿,还懂了背后的门道,这可比单纯看图片学知识有意思多了!

再来看看第二本的《饮食》,你肯定没想到,古人吃菜不仅讲味道,还会玩这么多花样吧?

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书中提到的汉代的美食拍卖会,我真以为是美食呢,结果翻到书中的那一页时,让我哭笑不得,原来古人眼中的美食,竟然是黄瓜!并且黄瓜还是千里迢迢运来的瓜呢!

原来黄瓜原来是中亚地区的植物,后来随着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交流越来越密切,黄瓜就在西汉时传入了中国。而黄瓜当时叫“胡瓜”,因为中原地区把西部、北部民族统称为“胡”。

还有葡萄也是,也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中国的,它不仅是美味的水果,更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材料。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古代既没有高铁飞机,也没有冷链运输,古人却能靠着丝绸之路的驼铃与舟楫,让中亚的黄瓜、葡萄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中原,还早早解锁了葡萄酒的酿造技艺。这份跨越时空的美食交流,大概就是古代版的 “美食全球化” 吧!

第三本《住宅》也很有意思,我看到这个章节的时候,眼前突然浮现起某部古装剧的经典片段,古人想偷听屋里人说话、偷看里面动静时,总爱悄悄凑到窗边,用手指在窗户纸上轻轻戳个小洞,再眯着一只眼往里瞧。

古代住宅的窗户多是糊纸的,既轻便又透光,却偏偏成了 “偷听偷看” 的小破绽。而且古人戳洞也有小技巧,会选窗户纸边缘较厚的地方,戳完还能稍微掩饰,不像现在的玻璃窗户,想藏都藏不住。

这就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从易破的糊纸窗到如今坚固的玻璃窗,不仅让住宅更安全密闭,咱们也减少了被 “戳洞偷听” 的风险,既保护了咱们的隐私,也让咱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省心。

这本书里还讲了老百姓怎么住、有钱人怎么住、皇帝怎么住的相关知识,比如,平民的茅草屋如何省材实用,富家大院的雕梁画栋藏着哪些讲究,皇宫的殿宇布局又遵循着怎样的礼制规范,全是我以前压根没接触过的新知识,越读越让我觉得古代住宅里藏着太多的门道!

第四本《交通》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以前我看古装剧里 “八百里加急” 的情节,总以为是单个驿卒快马加鞭跑完全程,直到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古代传递公文和信件的方式,竟然是靠 “接力跑” 撑起的驿传系统!

书里说,从秦汉开始,朝廷就沿着主要道路设了密密麻麻的驿站,每隔几十里就有一个,像现代的快递中转站一样。驿卒们各守一段路程,接到公文或信件后,立刻换上驿站里备好的快马,拼命赶往下个驿站,再把信物交接给下一位驿卒,连轴转保证最快速度。

标着 “加急” 的公文,最快能日行几百里,对比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发消息、隔天就能收到快递的日子,真难想象古人没有手机,也没有互联网,完全靠着人力和马力,硬生生搭建起横跨千里的通信网络,让紧急信息跨越山川湖海准时送达。

现在想来,这哪儿是简单的 “接力跑”,分明是古人用智慧和毅力打造的 “古代物流通信体系” 啊!没有先进技术支撑,却能靠驿站布局、人员协作把效率拉满,既保障了朝廷政令畅通,也让远隔千里的人能传递牵挂,这份古人的生存智慧和执行力,真的越想越让人佩服。

第五本《日用品》中竟然提到了会亮的”圣诞树“,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原来这不是现代节日装饰,而是古人超有创意的照明神器 “连枝灯”!

连枝灯造型长得像一棵树,灯座是树根,灯柱是树干,灯枝是树枝,灯是树叶,要是每一片树叶都能亮,那可比圣诞树好看多了。

有钱人家里用的是铜铸的,精致又奢华,而普通百姓家就用泥土捏塑成型,放进火里烧硬制成,虽然朴素但却实用。

没有电的年代,古人不管是富贵人家还是平民百姓,都能靠着巧思把照明用具做成充满仪式感的模样。

在我看来,这哪里只是一盏灯啊,分明是古人把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都融进了日常器物里,让平凡的夜晚也能有 “火树银花” 的浪漫,这就是古人对生活的仪式感。

第六本《战争》是我家孩子最感兴趣的书,他看到”关公不会耍大刀“这个章节时愣了一下,直呼颠覆了他的认知!

原来,咱们从小在电视剧、小说里看到的,关公手持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杀敌的场景,其实是文学加工的结果。

实际上,关公用的是一柄长矛,也叫槊,武将们喜欢骑着战马,端着这种矛冲锋,还能一举冲散敌军阵型。

这哪里只是讲兵器知识啊,更是悄悄教孩子 别被固有印象带偏。用孩子感兴趣的三国话题打破认知误区,不仅让他记住了汉代主流兵器的特点,还培养了他遇事多查证、不盲目信传说的思维。

这种把枯燥历史变有趣的科普方式,既能让孩子主动爱上读历史,又能收获实打实的思考力,这才是亲子共读最有意义的地方!

第七本《科学》真的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讲得特别通俗易懂,说实话,我之前一直好奇,指南针为啥能精准指南,翻了这本书才彻底明白!

原来,地球本身就带着磁场,磁场方向恰好沿着南北分布,就像一张无形的“方向网”包裹着大地。古人早早发现了天然磁石能“指极”的特性,便顺着这个规律,把磁石打磨成勺子形状的“司南”——勺子的柄会自然指向南方,这就是最早的指南针雏形,不管是远行赶路还是探索未知,都能靠着它找准方向。

这大概就是科普书的魅力吧,把看似遥远的古代科技和复杂原理,变成人人能懂的常识,没有晦涩的术语,我越来越佩服古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第八本《社会》简直是本“古人生活说明书”!书里把姓名、礼仪、称谓、伦理这些老规矩讲得透彻,连节令习俗都藏着满满的知识点,正好现在北方刚过了冬至,我翻到书中冬至相关的内容时,一下子就有了代入感!

书里说,古代的冬至这天,朝廷会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君臣互贺。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和活动,让普通的日子有了仪式感,也让传统文化一代代传了下来。

读着这些内容,再对比现在我们过冬至的方式,我突然觉得古今的情感是相通的,那就是不管时代怎么变,对团圆的期盼、对生活的热爱,从来都没有变过。这种藏在日常里的文化传承,才是最打动我们的地方。

而第九本《王朝》里关于进京赶考的内容,让我看清了古代人才选拔的大变革。要知道,在隋唐之前,国家用人要么是“世袭制”,父辈当官子辈承袭,普通人压根没机会;要么靠“察举制”,由地方官员推荐品行、学识出众的人,但这大多被名门望族垄断,寒门子弟哪怕再有才华,也难有出头之日,对普通人实在太不公平。

直到隋唐设立科举考试,才彻底打破了这种不公平。朝廷规定,只要家世清白、年满一定岁数,不管是寒门书生还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能报名参加考试。而“进京赶考”,就是科举路上最关键的一步,一旦考中,就能被朝廷任用,从平民一跃成为官员,不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还能给家族争光。

在我看来,进京赶考不只是一场考试,更是古代给普通人打开的一扇公平之门。它让寒门出贵子不再是空想,让才华取代门第成为立身之本,既为王朝选拔了真正的人才,也给了普通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它让每个怀揣梦想的读书人都能靠着苦读改变命运,让社会阶层有了流动的可能。

第十本《典籍》真的太对亲子共读的胃口了!我和孩子翻开这本书后就直接扎进了楷书章节,想亲眼看看古人写字究竟有多讲究,不得不说,书中的内容既涨知识又特别有现实意义!

古人对写字格外看重,而之所以要写好字,是因为写好字也是古人的“门面”,从科考答卷到日常书信,一手好字能体现出他的学识和修养。

这一点放在现在也完全适用,尤其是对即将中考的孩子来说,写好字的好处太实在了!中考阅卷时,各科主观题占比不低,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的答卷,能让阅卷老师快速抓住得分点,避免因字迹潦草导致的误判或失分。

长期坚持练楷书,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这对提升学习效率、应对高强度的中考复习特别有帮助。看着书中古人笔下笔画规整、结构匀称的楷书,孩子自己也感慨:“原来练写字不只是为了好看,还能帮着考试提分!”

没错,其实写字从来都不只是把字写漂亮那么简单,它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修养,更是一种能受益终身的实用技能,让孩子直观感受到写好字的重要性,这可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

说真的,我觉得浪花朵朵这套《一看就懂的古代文化常识》真的太赞了!这10本书中的每一本书,都由作者李天飞老师以生动笔触编写,每本书都用好玩的小故事吸引着咱们爱不释手,并且把知识讲透,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讲解角度还特别贴近咱们的生活。

它的亮点之处在于,它不把文化常识当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当成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来讲,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看得进去、记得住。

读着这些书,咱们就像和古人一起过日子,既满足了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心,还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非常符合当下跨学科学习的教育趋势。

这套书中融合了穿越、魔法、冒险等孩子们喜欢的文学元素,通过故事+图画的高理解阅读方式,把古人的生活变成触手可见的场景故事,孩子读着读着,就能轻松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你说,这么有趣的书,还能涨知识,咱们是不是得抓紧时间给孩子入手一套呢?

相关内容

“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文/霍东阳 编辑/张广凯) “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
2025-11-18 13:58:55
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
北京市唯一由政府指导监督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2026年...
2025-11-18 13:36:32
被骗8万元现金藏棉被寄出,...
央视网消息:近日,在武汉市一快递分货站点内,江岸公安成功拦截装有黑...
2025-11-18 13:36:31
手握3816亿美元!高位买...
文|侃见财经 在伯克希尔最高光的时候谢幕,足见巴菲特的智慧超群。...
2025-11-18 13:36:31
华宝新能:合理利用闲置募集...
证券之星消息,华宝新能(301327)11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
2025-11-18 13:36:30
原创 ...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现在出门购物大多数都是手机支付了,而买东西一般...
2025-11-18 13:36:26
手把手教你关闭“免密支付”
消费者无需输入密码,便可从抖音直播间轻松下单购物;手持手机免密还可...
2025-11-18 13:36:26

热门资讯

AI赋能消费新生态 量化派助力... 在“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的时代浪潮下,人工智能正成为重塑消费产业的核心力量。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
武宁县苏宥柠超市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武宁县苏宥柠超市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苏正妹,注册资本16万人民...
科创50逆势暴走,AI+电商成... 11 月 18 日的 A 股,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上证指数午盘跌 0.56%,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跌...
乐檬软件:技术、服务、口碑三重... 在零售数智化的浪潮中,乐檬软件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优质的服务,成为众多零售企业的信赖之选。乐檬软件究竟...
福田街道:“三新工程”激活全域... 南都讯 记者 谢宇野 通讯员 王衡 今年5月30日,深圳市以39条创新举措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
澳洲联储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澳洲联储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委员会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无需调整指标利率。保持谨慎和依赖数据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