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卡车的碳排放尾气,曾是让世人掩鼻逃开的存在。可如今,在六盘水市水城区,轰鸣的柴油重卡正慢慢被零排放的电动重卡取代。推动这一场绿色交通动力革命的,有科技企业的高瞻远瞩,还有一直默默铺路、强力保障的“电网先行军。”他们宛如这场“大戏”的AB角色,缺一不可。
首先登场的,是今天的主角A——六盘水满运满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运满电公司”)。
该公司于2024年成立,系贵州黔满运数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电动重卡充换电服务站投资及运营、电动重卡经销、绿电物流解决方案集成等。公司结合“电动贵州”“交能融合”的时代背景的大好机遇,围绕以水城区大宗物资公路运输的电动重卡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聚焦新能源重卡绿色物流产业生态链,实施建设“满运满电重卡充换电服务站”,涵盖电动重卡充电、卡车租售、卡车维保、司机之家等车后市场的服务。
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煤炭运输基地,水城区推进“电动重卡替代”战略,是区域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一步。而满运满电公司投资建设的六盘水首座“光储充”重卡服务站,如同播撒下的一颗种子,将会绽放出节能环保的新芽。
“我们这座玉舍站于2024年4月8日进场建设,同年8月24日投入使用。项目占地14.47亩,目前投资824万元。共新建320KW双枪超级快速充电桩10台,配置20把充电枪;100KW光伏发电站1座;党建活动室、卡车司机之家、维保车间、办公室、司机培训室等服务设施。同时,还被贵州省高速公路集团水城中心评选为‘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公司总经理郭星苑告诉记者。
他说,在服务站刚建成的头两个月,每个月的消纳电量只有5000-6000度。如今,每天平均消纳电量达10000度,最高时达20000度。“物流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交通物流领域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交通运输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11%,其中物流车辆占全部汽车碳排放的60%以上,调整物流能源结构,走优质绿电交通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郭星苑侃侃而谈。
从昆明一路寻找货源而来的李文安,便是选择这条道路的货车驾驶员。“我是今年才买的电车,虽然购车价格比买同款油车贵得多,但从长远看,还是电车更省钱。”

玉舍供电所工作人员指导驾驶员李文安操作充电小程序(黄瑶 摄)
郭星苑接过话茬介绍道:“我们公司的初衷就是持续为大宗物资公路物流行业提质、降本、增效。目前,在六盘水建成运行的服务站共8座,在建的有7座,其中的水城经开区站将配套建设5个兆瓦的光伏。就我们掌握的数据,六盘水的电力重卡在800台左右,而且数字在不断上升。已建成的服务站,完全能满足现在的市场需求。”
然而,庞大的电动重大车队,需要稳定、强大的电力作为“口粮”。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坚强的电网支撑是首要前提。深谙此道的贵州电网六盘水供电局,主动将自身角色从“后勤保障”转变为“前端开路”,率先介入项目规划阶段,成为服务站成功落地的主角B。
“电网建设必须跑在项目需求的前面。因此项目施工之前,我们六盘水水城供电局联合水城区能源局、金融机构成立了工作组,与企业合力解决项目的选址、资金、电力等问题。而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电力勘查、安排人员评估供电能力,协助解决线路改造、增设供电设备等问题。”南方电网供电局市场部负荷预测及市场分析人员王海英介绍道。
就这样,满运满电公司的施工队伍进场的第一天,水城供电局玉舍供电所的电力工人们也走进了施工现场,落实供电方案、对电力施工方案进行指导、在建设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撑,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建成。
“电网先行军”的使命,不仅是铺好路,更要护好航。在优化服务、降本增效方面,水城供电局的“靠前服务”展现在了项目建设的多个环节。

服务站内停放的卡车车厢以及安装的充电设备(黄瑶 摄)
玉舍供电所所长马玉沅告诉记者:“因为满运满电公司还同步建设了光伏发电板,所以我们还承担了相关的质量验收把关、光伏发电并网的协调处理。”
“从前期规划到施工建设,水城供电局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确保了电力供应与我们的项目建设同频同步。电网建设跟得上、供电服务贴得近,让我们的项目推进更有底气。”郭星苑的感慨,道出了企业的心声。
据悉,六盘水供电局在保障当前重点项目用电的同时,已同步推进新能源电网的总体规划建设。通过持续优化网架结构、提升供电可靠性,这支“电网先行军”正在为区域内更多“光储充”项目的落地和新能源的消纳,构建一个更为坚实的保障平台。
下一步,六盘水供电局将持续深化靠前服务机制,以更高效的供电服务和更坚强的电网骨架,全力支撑六盘水绿色交通网络的构建,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交通动力革命”中,继续扮演好不可或缺的“先行军”角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编辑 桂榕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