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11月20日电 (龙章榆)“五年来,贵州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关键发展指标增速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部分指标已位居西部前列……”11月19日,在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云坤表示,“十四五”以来,贵州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穷省办大教育”到“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的转变。

新闻发布会现场。杨菁驰摄
教育整体水平方面,截至2024年底,贵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4.3%、96.0%、92.9%、51.8%,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稳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阶段,标志着贵州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立德树人方面,贵州挖掘贵州本土红色资源,坚持用红色基因涵养时代新人。坚持将“马院+书院”协同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工程,成功塑造“微影黔行”“薪火黔行”“贵州教育大讲堂”等贯穿大中小学的特色思政教育品牌,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格局。成功入选全国8个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获评全国劳动教育改革实验区3个,引领全省营造“县县有基地、校校有场地、班班有责任地”的劳动教育环境,“教联体”推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教育民生保障方面,五年来,贵州努力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截至2025年10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累计达5630亿元,占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为19.5%,年均增长约3%。省级财政投入约120亿元,完成贵州医科大学等4所省属高校优化布局调整,新增学位6.35万个。成功设立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全省高校增至80所。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600余所,新增学位72万余个。实施学前免费教育,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总量位居全国第6。率先在全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助学贷款发放额连续16年创历史新高。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五年来,贵州积极探索一体化发展路径。深入实施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和理工科强化行动,理工类学科专业和在校生比例实现双提升。创新实施省外高水平大学帮扶学科建设机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顶尖高校带动我省9所高校16个学科快速发展,贵州大学“双一流”学科获评A档次。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贵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突破8亿元。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强劲,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累计斩获37金42银255铜,不断刷新贵州获奖历史。
教育综合改革方面,五年来,贵州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基础教育获批教育强国6个试点任务,职业教育获得国务院改革成效明显省份激励支持。市(州)高校全部调整为“省管”,14所省属高职院校完成体制改革,释放了倍增效应。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持续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教师资源配置逐步优化,教师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数字化为支撑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连续18年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打造面向东盟开放新格局,“留学贵州”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陈云坤表示,“十五五”期间,贵州将锚定教育强国目标,加快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步伐,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实习生杨菁驰参与采写)
下一篇:当具身智能走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