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18日,以“教育有AI,学习无界”为主题的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在北京盛大启幕。作为教育行业一年一度的“风向标”盛会,全国教育企业创始人、技术负责人、投资人与行业媒体齐聚一堂,共探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未来方向。

会议现场
本次大会,方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胡皖琪博士携“知己智能体”出席,以《知己同行,重塑未来:智能体如何建构人才培养新范式》为分享主题,全面展示“知己智能体”在 “AI+教育”领域的突破性实践与行业解决方案,与同仁共话教育数智化转型新机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题分享现场
虽然通用AI(GAI)飞速发展,但是“教育、科技、人才”这一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领域,长期被“数据孤岛、评价滞后、服务割裂”三大痛点所困扰。通用AI的“泛”与教育的“专”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鸿沟。整个教育行业真正需要一个怎样的AI?它必须超越简单的信息检索与问答,它不仅要“博学”,更要“精确”与“可信”;它不仅应被动地“应答”,更需主动地“洞察”与“引导”。知己智能体正是在回应这一系列追问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01
“知识+数据” 双核引擎,构建可信基石
为了从架构源头彻底解决通用AI在严肃场景下的可靠性难题,“知己智能体” 研发团队平方创想历时十余年建构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数据基础设施。该设施涵盖1.1万+海外院校与3000+国内高校完整画像、1.3亿+篇全球论文与数千万条专利构建的科研脉络、800万+条精准追溯的人才数据,以及对3000+国标产业、2000+产业政策的深度结构化解析……“知识+数据” 双引擎架构,为知己智能体筑牢了坚实的逻辑起点与知识根基。
针对多样化教育场景与不同复杂度的任务需求,知己智能体可实现分级智能体调用。从基础的“助手”、进阶的“管家” 到高阶的“专家”,它能通过智能研判匹配最优资源:以“助手”身份承接重复性、标准化工作,解放人力;以“管家”角色作为协作伙伴,共克复杂任务;以“专家”视角输出数据洞察与决策支持,最终拓展人的能力边界,实现“人机协同赋能成长”。灵活的分级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具准确性的智能服务。

主题分享现场
02
从“被动”到“主动伴随式发展”的跃迁
如果说双核架构解决了“AI赋能”最核心的可靠性问题,那么Agentic AI框架的全面引入,则是“知己”重要的一步。它让AI彻底告别了被动的“问答机”角色,进化为一个能够主动感知用户状态、长期记忆成长轨迹、自主规划复杂任务并协同调用多方工具的“智慧成长伙伴”与“人生同行者”。
(一)“跨场景长期记忆”,实现“因人而异”的深度伴随
通用AI的致命缺陷之一是“失忆症”,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重启。而“知己”拥有认知图谱(Learning Graph)的“长期记忆”能力,为每一位用户建立了一个动态演进、持续丰富的个人认知画像。不仅记录用户的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跨场景、结构化地存储并理解用户的兴趣变迁、能力成长、目标设定、乃至每一次的困惑与突破。AI也不再是一次性的工具,而是成为一个“越用越懂你”的“学伴”和“导师”,这种贯穿整个成长周期的“伴随式”数据沉淀,让真正的、长线的个性化培养成为可能。

主题分享现场
(二)“多工具调用+多步骤行动”机制,化“高远目标”为“可行之路”
面对用户提出的宏大目标,如“我想提升综合背景,申请海外顶尖名校的商科硕士”,通用AI往往流于提供一堆空泛的建议列表。而“知己”则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导师,主动将这一宏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清晰、可执行的子任务,并智能调用不同的内部及外部工具,形成一个“知行合一”的行动闭环:
首先,知己将这个模糊需求分解为一系列清晰的子任务:“好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1.评估你目前的学术背景和能力画像;2.筛选出与你匹配的科研项目;3.验证你的经历真实性以准备材料。”
第二步,进行工具调用,使用专业能力测评工具:将测评展示在工具区域,引导用户完成,最终科学定位用户的优势领域。
第三步,进行工具调用,检索全球科研项目库:匹配用户与项目,筛选出推荐项目,并将项目信息展示在工具区域。在这一步已经完成了用户“需要找到合适项目”的需求。
完成目标后,知己可以进一步推断用户所需要的帮助。比如告知用户:“这3个A类项目需要提交成绩单。我建议使用知己信用验证工具,先对你的学术经历进行预验证,生成一份可信的背景报告。”
这种将抽象成长目标,通过量化、清晰的工具和数据,转化为具体、可管理的行动路径的能力,重塑个体的培养过程。
03
“能力模组插板”,与全行业共建人才培养新生态
不同于传统AI产品的封闭属性,知己智能体以开放兼容姿态拥抱全行业生态。以“能力模组插板”的形式模式将“知己”经过千锤百炼的核心能力,拆解成一个个标准化的、可独立调用的模块。
例如面向以下角色,知己模块可以这样发挥价值:
教务处老师:可以通过“知己”调用“学业档案管理”“课程资源匹配”模块,结合学生学习轨迹与能力画像,精准推送适配的教学资源、实践项目,辅助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学工部老师:可以调用 “生涯测评”“升学路径规划”“心理健康数据库” 模块,衔接学生成长全程,提供升学发展咨询指导、心理支持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平稳发展。
招生就业处老师:可以直接调用“职业数据库”和“智能人岗匹配”模块,帮助同学们精准对接招聘信息、解析职业发展前景,同时借助“院校专业数据库”“志愿填报智能工具”,为招生阶段的考生提供报考咨询与录取概率分析,打通“招生-培养-就业”全链路服务。
无论是平方创想的自研平台,还是合作伙伴的教育类APP、在线学习系统、智能硬件等产品,亦或是教育行业的服务平台,均可灵活接入知己智能体。让行业内各方无需重复研发,就能快速整合智能教育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智能的教育体验,加速教育行业智能化升级进程。通过这种开放赋能的模式,“知己”不仅在输出技术,更是在输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论,与全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协同创新的教育新生态。
未来,方略研究院将推动“知己智能体”在更多教育场景落地,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在成长路上有“知己”相伴,让教育真正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
好消息
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教育报告,请使用电脑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注册登录"方略教育研究与院校治理工作台",免费下载近300份教育报告、专家ppt(需使用电脑)
上一篇: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