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国教育界目光聚焦青岛,一场引领国际理解教育创新发展的高端盛会在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青岛市教育局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主办,青岛市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支持,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承办。大会汇聚了全国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名校名师,共商国际理解教育发展大计。

大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交流平台,通过分享各地先进经验,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与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深度创新。参会人员包括全国多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教育工作者,现场座无虚席。

在“2025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创新交流会暨课程展示活动”上,多方领导发表了前瞻性致辞。青岛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陈健展现区域示范担当,提出“珍惜机遇、深化实践、协同共育”的行动指南,凸显“青岛模式”的实践成果;江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杨慧文聚焦系统构建,从学术层面提出深化理念、完善课程与强化师资三大路径;外研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强调实践创新,指出出版机构应通过课程研发与资源整合赋能教育融合;山东青大教育集团副总经理、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经理赵霞则分享了校本探索经验,其以“双语浸润+跨学科融合”为特色的育人路径,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各方凝聚共识,共同为推动国际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在课程展示环节,来自全国的名校教师呈现了四节高水平的国际理解教育示范课。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陈琛老师的英语探究课《Food Safari》,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探索完美融合,让学生在美食之旅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付柳老师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思政课,以生动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包容精神;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分校甘怡琴老师的《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科学课,则从自然科学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全球责任意识。这些课堂展示充分展现了国际理解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实践,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

这场盛会不仅是对国际理解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路径的深入探索。此次与会多方领导及专家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创新,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一代贡献更多智慧结晶和创新力量。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