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媒体慌了!中国发布避免前往日本提醒,旅游业或将受严重影响
创始人
2025-11-16 10:36:33
0

[浮云]一则提醒就能让日本人叫苦连天,这就是中国反制的精准度,不过这也完全是日本自作自受,高市早苗这个恶人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高市早苗的几番言论屡次踩中国红线,仅仅是“提醒”我觉得远远不够,日本的经济深度绑定我国的前提下,应该让日本吃更重的苦头才行。

中国这次提醒的力度有多大?为什么我们不一次性把日本经济掐断?

钱袋子捏在了谁手里

今年11月14日,一则来自中国官方的赴日旅行建议让日本人沸腾起来,这则建议很简单,劝告公民短期内不要前往日本,但这背后却远不止警告那么简单,旅游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安全,日本时任首相高市早苗在11月7日国会会议上的一番话,将台湾海峡的潜在冲突与日本自身的“存亡危机事态”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这还没完,她进一步暗示,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日本可能会依据集体自卫权进行军事干预,这番话的分量可不轻。“存亡危机”这个词,充满了历史的既视感,它太像日本在1930年代发动侵略战争时所使用的借口了,历史的警钟被再次敲响。

这份旅行建议最直接的威力在于它瞬间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拧成了一股经济压力,精准地打在了日本旅游业最脆弱的要害上,因为日本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中国游客都不去日本旅游,那日本旅游业一定会受到重创

经济学家早就警告过这种风险,而这次风险变成了现实,数字不会说谎,就在今年前九个月,来到日本的中国游客数量已经逼近750万人次,这相当于所有外国游客总数的整整四分之一,而且中国游客是“高价值”客源。

在去年的旅游总消费中,中国游客的贡献就占到了20%,稳坐头把交椅,平均个人消费额高达27万日元远高于全体外国游客的平均值,仅仅是今年第三季度,这股消费力就为日本贡献了5000多亿日元。

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各大商业区为了适应这股浪潮配备中文导购、接入移动支付早已是标配,因此当旅行建议发布后,反馈来得又快又猛,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冬假和春节假期,大量团队游订单瞬间被取消。

东京一位酒店经营者曾乐观预测,冬季业务的三成以上将由中国客源贡献,如今这成了泡影,失去中国游客,日本商场部分楼层的销售额可能会直接“腰斩”。这股寒意甚至蔓延到了北海道

在滑雪季的高峰期,来自中国的团队订单占比竟然高达55%,当地的旅游官员焦虑万分,因为这不仅仅是生意好坏的问题,这背后是超过两万个就业岗位的生计。

这不是劝告是通牒

这一次警告的发布是中国对日本彻底失望的表现,能清楚的感觉到我们已经放弃了“沟通渠道”,也是时候让对方看看“后果自负”是什么样子了。从高市早苗那番踩了历史红线的言论开始,中方抓住言论中“存亡危机”,为其后续一系列超常规的反制措施铺平了基础。

中国外交部连续多日召开记者会,用词的严厉程度一天比一天升级,直指日方言论违背了两国间的政治共识,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外交压力在11月13日达到了一个高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以“奉示召见”的形式,约见了日本驻华大使。

“奉示召见”这四个字,在外交辞令中分量极重,是一种级别极高、态度异常严厉的警告,但这还不是终点。第二天,也就是旅行建议发布当天,中国驻日大使再次向日本外务省高官提出严正交涉,并在交涉中使用了“五个严重”的表述,从法理、历史等多个维度,对日方言论进行了全面驳斥。

当所有这些口头抗议、严厉警告都走完流程后,旅行建议这张“行动牌”才被最终打出,它的象征意义非常清晰:话已经说尽,多说无益。

这相当于一份宣告对话阶段结束,转入实质性反制阶段的“最后通牒”,从中方的视角看,这是一次从“只说不做”到“说了就做”转变,态度之坚决,不言而喻。

两国博弈菜刚刚开始

在日本,社会舆论立刻分裂,一部分民众和媒体批评首相高市的言论过于鲁莽,认为其不计后果地将国家拖入险境。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国家安全优先,但也无法忽视随之而来的代价,内心充满了担忧与矛盾。

这种分裂同样体现在政坛,有政客从法律的专业角度公开质疑高市言论的合理性冲绳县前官员则更加尖锐,他批评日本的安全政策完全是依附于美国,缺乏自主性,这些来自不同角度的反对和质疑声音,更加让高市早苗无敌自融,而日本也确实应该想想日本政府的决策到底能不能造福自家的社会了。

在中国国内这则官方建议则是激起了强烈的共鸣,赞同声不绝于耳,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大量网民自发地呼吁暂停赴日旅行,表达对官方立场的支持。这种官方与民间步调一致、同向合力的场面,就是要告诉日本,这不仅是官方的决定,也代表了广泛的民意,我们如此的同心向敌,就没有哪个国家能对我们造成影响。

在此次最高级别的“避免前往”建议发布之前,中国驻日使领馆已经就抢劫、诈骗等一系列普通的社会治安问题发布过多次安全提醒,这就使得最终的旅行建议,看起来不像是一次突兀的政治报复,而更像是一个基于风险评估不断累积的最终结果。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次政治反制,但同样的这确实是在保护我国公民在日本受到威胁,日本想反驳也找不到什么道理,这份赴日旅行建议也真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报复,它向世界展示了在全球化深度交融的今天,非军事化的“软制裁”手段可以变得何等复杂有力。

而且国家之间博弈的战场已经从传统的政治外交领域,延伸到了消费市场、社会舆论等多个维度,在这样一个“万物皆可为武器”的时代,对于任何一个局中人而言,谨言慎行都是必须要上的一课,我想高市早苗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了吧。

信息来源:

相关内容

“客服”来电退订会员?民警...
本文转自【湖南公安】; “您开通了直播功能, 将从下月开始每月产生...
2025-11-16 12:35:49
实用!微信公布3个隐藏功能
近日 微信官方公布视频通话的 三个隐藏功能 1→1,秒CALL亲友...
2025-11-16 12:35:42
全国数据资产融资授信案例汇...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睿立方咨询 数据洪流...
2025-11-16 12:35:42
响应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花...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在持续落地。 10月30日,...
2025-11-16 12:35:39
海鸥花呗有限公司深化人工服...
海鸥花呗客服电话 :00852—4407—1395,二线:0086...
2025-11-16 12:35:38
超市 50 块钱一斤的网红...
Amazing! 谁能想到在物流如此发达的 2025 年,网上冲浪...
2025-11-16 12:35:18
匕首炸碎情报中心,乌克兰捅...
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打击一直没有手软过,许多打击有相当的针对性。根据...
2025-11-16 12:35:09
一年两次输给中国U22男足...
11月15日,U22国足在2025年“熊猫杯”比赛中以2比0击败韩...
2025-11-16 12:35:08
泽连斯基重大宣布!普京与内...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月15日,克里姆林宫通报称,当天,俄罗斯总...
2025-11-16 12:35:07

热门资讯

超市 50 块钱一斤的网红菜,... Amazing! 谁能想到在物流如此发达的 2025 年,网上冲浪竟然还能遇到没有见过的神奇蔬菜。请...
匕首炸碎情报中心,乌克兰捅了马... 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打击一直没有手软过,许多打击有相当的针对性。根据俄罗斯媒体《通讯员》报道,在202...
泰坦科技中标:伊犁师范大学关于...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根据伊犁师范大学11月13日发布的《伊犁师范大学关...
李迅雷谈“十五五”规划建议三大... 央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记者 樊瑞)11月13日,在中国外贸信托主办,《财经》杂志和《财经智库》...
广发银行持续优化支付服务 助力... 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国办发〔2024〕10号)以来,广...
从“卖货”到“卖体验”,从拼产... 11月15日,2025宝山区精品消费月启幕。活动聚焦精品推介、精品美食、精品惠购、精品乐游、精品进博...
如何选择济南催化燃烧设备?质量... 近年来,环保设备行业在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双重驱动下,呈现出价格亲民化、配置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