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大麦娱乐发布2025/26财年中期业绩,这也是大麦娱乐在今年5月21日由阿里影业更名后发布的首份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大麦娱乐实现总收入约40.47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约5.20亿元,同比增长54%。演出内容与科技业、IP衍生等多项核心业务指标表现亮眼。
这一喜人成绩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的多元化业务布局,以及“娱乐+ AI”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不断驱动各板块协同发力,为业务持续增长拓宽了空间。
演出业务螺旋上升 大麦平台用户规模突破3亿
演出内容与科技业务已成为大麦娱乐的核心增长极。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15%,成为最大的营收来源。
上半年,中国现场娱乐市场延续高景气度。其中,演唱会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品类,抢票用户数同比增长17%。尽管受演出内容供给增速放缓、场地资源趋近饱和等因素影响,行业票房增速有所回落,但大麦平台仍实现交易总额(GMV)稳中有升。
以大麦平台为核心的演出票务业务,除了体现在高效、覆盖广泛的销售渠道,更体现在演出活动现场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报告期内,大麦演出完成2500余场大型演出的现场服务,服务场次同比增长19%。不仅为演出主办方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也为观众带来更流畅、安全的观演体验。
票务业务是大麦娱乐的基本盘,其保持稳健增长,既牢牢守住了市场领先地位,更通过持续升级的现场服务不断加固竞争护城河。正是这份扎实的业务底盘,为公司开拓新战略、布局新赛道提供了坚实支撑与底气。
今年5月21日,大麦娱乐宣布大麦APP全面升级,构建起以AI技术为驱动的“快、全、准、近”的现实娱乐消费服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麦APP打通了电影和演出消费端口,相当于创造出一个超级流量入口,实现了场景融合和用户复用。这实际上也是打破了行业长期以来侧重单一品类的壁垒,拉开了与同行的差距。
目前,大麦平台用户规模已达3亿,稳居全球现场娱乐行业的领先阵营。同时,大麦平台覆盖电影、演唱会、音乐节、话剧、脱口秀、展览、体育、旅游等40+细分品类,接入影院12000+、场馆20000+、热门景点项目10万+,真正实现了从演出票务平台向全品类一站式娱乐票务平台的跨越。
在内容层面,大麦演出通过大麦Mailive、当然有戏、虾米音乐娱乐、艺展鸿图、酷小麦、好戏连台六大内容厂牌协同发力,不断拓展内容生态的深度与广度。财报显示,上半财年大麦演出现场娱乐内容收入同比增速超50%,实现了快速增长。
期内,自制、主办的《2025阿那亚·虾米音乐节》《易烊千玺2025演唱会「礐嶨」》、音乐剧《六个说谎的大学生》、呼兰脱口秀专场《草台班子》等多个项目收获市场好评,展现出了大麦在内容建设上的差异化竞争力。
中国演出市场正在上升发展的黄金周期,在“娱乐+AI”战略持续深化与大麦APP升级落地支持下,覆盖全品类现实娱乐消费的大麦将会成为一个超级APP。外乘发展东风、内有产品支撑,双重叠加将为大麦演出注入更多增长动能。
IP衍生业务收入同比翻倍 长线增长潜力可期
此次大麦娱乐财报中,以阿里鱼为核心的IP衍生业务,无疑是最亮眼的增长引擎之一。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收入约11.60亿元,同比激增105%。其中,阿里鱼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利润基本实现翻倍。
回溯财务数据不难发现,IP衍生业务的爆发是长期积累的结果。2025财年,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带动收入同比增长超过90%,2024财年阿里鱼IP转授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近两年持续贡献高增速,成长动能强劲。
今年“谷子经济”持续升温,内容产业对IP的重视度空前提升,院线、影视公司、互联网视频平台纷纷加码IP战略,试图通过IP拓展非票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而大麦娱乐早已提前卡位,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头部IP资源,更构建起完善的IP运营体系,如今已进入价值收获期。
凭借“转授权+IP零售”双轮驱动的成熟布局,阿里鱼已稳居IP产业链核心地位,且有望持续受益于IP产业渗透率提升。
在转授权业务上,其上下游双线发力,上游手握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等全球头部IP并进行精细化运营,下游联动数千家知名品牌提供授权整体解决方案,形成了完善的合作生态。
在IP零售运营上动作频频,不仅联合上游版权方及潮玩品牌方开设多家国内首店,例如今年9月上海吉伊卡哇中国大陆首家线下官方旗舰店开业即引爆消费热潮,还与TOPPS战略合作开设天猫旗舰店,既丰富了用户体验,也拓展了IP衍生品市场空间。
当前,千亿级“谷子经济”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圈层消费需求旺盛,为公司IP衍生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公司与头部品牌的合作不断深化,有效提升了IP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更为关键的是,该业务背靠阿里电商生态,拥有强大的渠道与流量支撑,商业链路完整,已被多家机构视为公司的新成长曲线,看好其长线增长价值。
影剧内容稳扎稳打 “娱乐+AI”战略拓展想象空间
今年暑期档后半程多部力作竞争激烈,大麦娱乐出品并主宣发的《捕风追影》凭借过硬的质量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最终摘得2025暑期档票房季军。目前该片累计票房达12.65亿元,不仅实现票房口碑双收,也验证了大麦娱乐内容策略转型成功。
在剧集制作上,大麦娱乐则通过剧集工作室模式持续推进内容创新,加大头部精品内容投入,建立起完备的内容生产与储备体系。上半财年,《以法之名》《灼灼韶华》等多部高口碑高讨论度剧集播出,不仅收获市场广泛认可,更直接推动剧集制作部分实现收入约4.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23亿元,营收增长成效显著。
公司目前内容储备丰富,大麦娱乐在财报中透露,《唐宫奇案之青雾风鸣》《追诉》《烟之凰》等剧集已完成拍摄,目前剧集工作室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
报告期内,大麦娱乐旗下电影科技平台多点突破。淘票票市场份额稳固,凤凰云智继续保持全国出票影院数量及出票人次第一。灯塔AI已实现剧本评估、发行诊断、舆情分析、票房预测等电影全链路服务,完成了超600个项目的评估和服务。8个虚拟摄影棚在多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虚拟拍摄技术已落地多个影视项目。
在国内业务稳健成熟的同时,大麦娱乐把目光也投向了海外,推进国际化战略。据悉,集团将依托在中国市场积累的核心能力与经验,以东南亚和日韩作为国际化业务的起点,积极布局国际业务,向全球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购票、观演服务平台。
11月14日,大麦娱乐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业务品牌、全球演出服务平台“大麦国际(MAISEAT)”,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海内外演唱会、体育赛事、音乐节、戏剧等各类热门演出的购票、观演服务。目前,大麦国际官方网站已经上线,支持简中、繁中、英、日、韩等多语言浏览,并接入支付宝全球支付网络,提供多支付方式、多币种支付的选择。
将这套经过中国市场验证的票务服务经验与产品技术能力全球输出,有望实现用户规模和盈利边界的双重突破,激活跨境文娱消费的增量市场,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财年内,多家机构因看好大麦娱乐作为现场娱乐生态龙头的地位,以及其IP业务有望开辟增长新曲线,纷纷给予买入评级。机构分析指出,公司依托内容矩阵、票务平台与IP生态的协同优势,已构建起国内领先的影视与现场娱乐全链路竞争力。目前大麦娱乐已形成稳定的多极增长模式,其“娱乐+AI”战略正持续发力,推动现实娱乐生态向更高质量、更广阔空间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