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记者高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近期固态电池表现活跃,当前是布局较好的时机吗?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经济之声交易实况《基金观察》采访了西部证券电新行业分析师刘小龙。
基金观察:结合当前市场走势以及固态电池行业的进展,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当前是关注固态电池板块的比较合适的时机吗?
刘小龙:我认为现在是个非常好的时机,但如果再早一点也没有问题。十几年前,固态电池大部分的机会仍然停留在一级市场,例如VC、PE投资。个人投资者除了少数高净值客户之外,其他普通投资者很难获得这种机会。但是这两年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进入,临近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前夕,原来的锂电、新能源行业,甚至包括一些跨领域的上市公司也都在做。所以从股票池的角度讲,上市公司的范围的越来越广,一旦形成规模效应,相应的基金产品、上市公司动态出来得更多,所以就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
基金观察:在您看来,固态电池的投资逻辑和几年前的新能源投资有什么异同吗?
刘小龙:我认为有一定的相通性,但也有一定的升级。传统的液态电池在2021年左右迎来了一波锂电以及整个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巨大的行情,全球各国,包括我国在内,都在积极寻找经济的释放点,积极发展新能源,各个板块都有涨价的预期。一方面,大宗成本端在上升;另一方面,下游需求有一定的爆发,带来了2021年那一波非常大的锂电周期出现。但当时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新公司持续的产能释放,能够弥补当时的供需缺口,所以它是一个更偏传统工业、制造业的投资逻辑。
但是现在这个阶段,周期性的板块有一定的下调,一定程度上供过于求。在这个时间点看固态电池,相当于是老树上开了一朵新花。传统的锂电板块有很多上市公司主动脱胎换骨,希望通过研发投入涉及到一个新的固态电池领域,来寻找自己的第二成长曲线。
逻辑上来说,新能源实际上是对传统能源的一个替代,但是固态电池不是简单地替代,它和锂电的关系是进化、升级的关系。传统的产业板块已经非常成熟,所以我们就要选择技术领先的核心环节,它并不只是简单地看供需的问题,而更多是要把握核心价值的关键环节,以及这些环节中靠谱的公司。
基金观察:在固态电池的布局上,您是更倾向于直接投资技术突破的龙头企业,还是通过分散投资整个产业链来降低风险?
刘小龙:如果是在这个行业很多年的投资者,无论是产业或是投资行业,可以选择重仓持有这种确定性的机会。如果是对于普通投资者,那毫无疑问是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因为这里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存在。它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也有可能过两年就创业失败倒掉了。
重仓确定性就是把主要的资金分配给这种关键的设备,包括关键的材料这些环节,赚取的就是产业从0至1发展过程中最确定的钱。这需要对行业非常了解。比如固态电解质的公司,如果认为他肯定能从今天走到未来三五年甚至十年,能成长为一个非常核心环节的龙头公司,无论下游哪个电池厂都要买它的材料,这肯定是确定性能拿到的最大一笔钱。
另外一块就是轻仓可能性。比如不同的技术路线,在产业初期大家可能看不到这么高的确定性,这个时候就类似于撒胡椒面,各个技术路线都要布局一点。如果某个技术突破,也能够为你带来较好的超额回报。
基金观察:那么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ETF来布局固态电池赛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市场上有哪些固态电池相关的ETF产品呢?投资者如何选择?
刘小龙:直接的固态电池的ETF目前还没有看到。间接的话,事实上买的主要还是锂电池。比较核心的,例如电池ETF,它是布局固态电池的主力军,主要就是紧密跟踪电池产业链的指数,前十大重仓股一般就包括了固态电池领域的龙头公司。另外还有一些,比如储能电池ETF、新能源ETF等。
电池ETF针对的范围是最小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锂电池、电新,这些标的要么是做电池;要么就是做电池的中游,比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要么就是做上游,包括锂矿和其他大宗产品。如果范围再扩大的话,储能ETF这一类,不仅包含电池,还有EPC、风电光伏等也都在里面。新能源ETF的话,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最广的,它涉及到传统的风光储,可能还有电池。投资者一般要看它的持仓标的占比。
除了关注名称和持仓,匹配自身的投资方向,投资者在选择这类ETF时候,还要看流动性。比如日均成交额决定了能否轻松地买卖,规模越大的话,基金清盘的风险就越低,运行就更加稳健。另外,在同类产品中选择费率更低的产品。这几点都是保障投资者投资体验和实际回报的要关注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