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肉的分量比原来多了,叶子菜又嫩又新鲜!”前不久,在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校食堂,学生们对校园餐的变化赞不绝口。这“看得见的变化”,源于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巡察组推动建立的校园餐食材“四方联合询价机制”,也是该区以“小切口”巡察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实践。
事情还得从9月底说起。当时,巡察组进驻区教育局,并将“校园餐专项治理”列为突破口。巡察干部深入学校、走访家长,发现校园餐食材询价存在诸多问题和廉洁风险。原有的询价机制虽已建立,但实际执行中仍多以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单方面询价为主,一旦确定即长期供货,学校、家长参与度不足,导致食材价格与品质难以精准匹配,监管存在漏洞。
找准症结,靶向施策。巡察组赓即深入调研,推动区教育局完善并严格落实“教育局+学校+家长+集采集配公司”四方联合询价机制,强化食材采购的价格与质量双管控,不仅增加询价频次,还要求四方代表组成的询价小组在询价时“缺一不可”,确保定价在阳光下运行。
“既要降成本,更要提品质!”根据四方联合询价机制要求,新组建的询价小组将首次“现场询价会”搬进了红枫菜市场、好又多超市等五大市场。小组成员们逛摊位、选样品,仔细看净瘦肉的新鲜度、查三线肉的肥瘦比、摸西红柿是否自然成熟、挑小白菜有无黄叶......经过对30余种食材逐一比对、反复商议,“优化方案”逐渐清晰——肉类在保品质前提下降价,时令蔬菜维持原价需提升品质标准。最终,食材采购成本平均降低了0.52元。
“别小看这五毛二分钱,积少成多就是大实惠!”询价小组现场算起民生账:全区3万余名学生,一年在校就餐200天,每天1餐,可节省约300万元。若将这些资金全部返到学生餐盘,意味着孩子们的饭菜更丰盛、更新鲜。
从9月底巡察组进驻发现问题,到10月下旬新的食材采购价正式执行,仅用时22天。这场高效的治理背后,是巡察监督推动立行立改的切实成效。
为了让整改成效“不反弹”,巡察组还结合此前查处的校园餐领域李某某、罗某某典型案件,推动出台《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突击战”工作实施方案》,加强数智监督,推进“后厨视频开放”工程,让全区3万余户家庭随时能“掌上”查看学校食堂操作,把监督从“纸上”落到“眼前”。此外,巡察组还计划将“价格质量双管控”模式扩展到校服购买、教辅资料征订等其他领域,让巡察红利惠及更多师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坚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开展巡察,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把一张张“问题清单”,扎扎实实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账单”。
作者:王 胜
责编:颜赠耀
编辑:梁枥月
校对:王佩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