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科技新知 新消费组
作者丨樱木编辑丨九黎
在阿里公司周年庆过去的10天,本地生活市场再次掀起波澜。
根据高德官方的数据显示,扫街榜上线之后成绩非常出众,单日曾拿下超4000万DAU,其中高德扫街榜上线第一周上榜烟火小店的流量增长了187%。在社交媒体端,以小红书为代表的平台上,扫街榜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用户自发分享探店体验、交流榜单推荐的内容层出不穷。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对扫街榜的参与热情不仅体现在讨论中,还直接推动了产品迭代 ——高德官方基于多轮用户调研,推出了多项针对性的产品升级方案。

这些亮眼数据与积极的用户反馈,并非产品短期热度表现。一方面,它印证了扫街榜用出行连接用户与本地生活”的产品逻辑精准击中了市场痛点。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几个月前接受采访所言,阿里要花两到三年时间,把服务业搬到平台,加大它们的数字化渗透率,撬动一个十万亿以上的“新型服务业电商”市场。
01


而随着这个逻辑,继续推演,当高德的长尾功能逐一落地,本地生活服务的整体链路将被有效串联,无论是高关联度地,聚焦出行链路中必然发生的需求,如餐饮、酒店、景区,还是基于 “目的地场景”延伸的生鲜配送、家政维修需求,都将与高德适配。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超级入口重构本地生活服务逻辑——从“人找服务”升级为“服务找人”。
那么,更进一步来看,对于本地生活生态的影响会是什么?
02
下一步,本地生活的胜负手在哪儿?

要知道,高德已经是地图赛道的国内第一,流量是大众点评同期的 6 倍,这些用户本就带着明确的出行目的,更接近即时消费,这种“服务找人”的模式似乎更符合用户需求。

不得不说,这一点在淘宝闪购上的成功已经完成了验证。而在用户心智一方,美团深耕多年,但心智有所局限,得靠用户 “主动唤起”,只有明确有消费需求了,才会打开美团,这一点也是其生态上的瑕疵。
当然,美团并非没有壁垒,比如强大的履约能力,以及庞大的外卖消费频次与骑手团队,都是其壁垒,但单从到店方向来说,这些壁垒似乎功效有限。
总的来说,美团的优势在垂直领域的深度沉淀和成熟的用户心智,但受限于场景闭环不完整、生态协同的局限性,高德与背后的阿里则胜在场景效率高、生态协同强,只是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活服务的用户心智。
未来谁能赢,关键就看谁能更快定义 “本地生活的终极形态”——是美团那样的专业垂直平台,还是阿里系这种场景化超级入口。不过无论结果如何,这场竞争最终会让用户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也让商户有了更多元的经营选择,推动整个本地生活市场变得更完善。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下一篇:打造培训基地 传授带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