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乡村的底色
乡风是振兴的灵魂
腾冲市北海镇下村
创新推出“积分制”宣传模式
将抽象的文明规范
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可参与的
具体行动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以积分为桥,铺就文明宣传路

积分是纽带,联结起政策宣讲与村民心声;文明是目标,铺展成乡村振兴的精神底色。为让移风易俗理念入脑入心,让积分制管理模式家喻户晓,下村以“积分”为桥,搭建起全方位、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宣传通道。
积分细则中,既包含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硬性”文明指标,也涵盖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柔性”道德要求,村民通过践行相关行为即可获得对应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额可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这种“以积分促文明、以文明换实惠”的模式,有效破解了移风易俗“喊口号、难落地”的问题,让村民从“要我文明”转变为“我要文明”。通过宣传引导,村民对婚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的抵触情绪明显增强,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搭建积分体系,让文明有了“量化标尺”
下村围绕环境卫生、邻里互助、政策践行、志愿服务、家风建设等文明核心内容,细化积分规则:主动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可获积分;热心帮助邻里解决困难,可获积分;积极参加政策宣讲、文艺汇演等文明活动,可获积分;践行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优良家风,也可获积分。村“两委”牵头成立积分管理小组,通过“村民申报、专人核实、定期公示”的流程,确保积分统计公开、公平、公正。小小的积分手册,不仅记录着村民的文明行为,更让“做好事有回报、讲文明有荣誉”的理念深入人心。

践行积分兑换,让文明有了“实在温度”
村里设立“文明积分兑换点”,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生活用品、学习文具、农用工具等物资,村民可凭积累的积分按需兑换。“以前觉得文明宣传是喊口号,现在扫扫院子、帮邻居看个孩子就能赚积分,还能换酱油、肥皂,这样的宣传我们愿意参与!”一位村民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除了物质兑换,村里还将积分与“文明家庭”“最美”等荣誉评选挂钩,积分靠前的家庭可优先获得表彰,让文明不仅能换来“实惠”,更能赢得“面子”,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培育“积分文明”文化氛围,让新风“入人心”
在积分制的带动下,下村的文明宣传不再局限于宣传栏、大喇叭,而是融入了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村民们在争夺积分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文明知识、践行文明行为,邻里间的矛盾少了、互助多了,村庄环境整洁了、风气更淳厚了。老人们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孩子们跟着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人人争积分、户户讲文明”的生动局面。积分就像一座桥梁,一边连着村“两委”的文明引导,一边连着村民的自觉行动,让文明理念在互动中传递、在践行中扎根,让乡村不仅“颜值”提升,更“气质”彰显。

如今的下村,积分制不仅成为文明宣传的有效载体,更成为凝聚民心、共建家园的重要纽带。以积分聚合力,以文明促振兴,下村正沿着这条“积分文明路”,一步步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段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