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打开长视频平台了?
近日,爱奇艺发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财报。
第三季度,爱奇艺总收入为 66.8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 8%。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 2.489 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 2.294 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不按美国会计准则,爱奇艺净亏损为1.482 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 4.798 亿元人民币。

分业务来看,该季度爱奇艺的两项核心收入即会员收入和在线广告收入都呈现较大下滑,拖累了整体业绩。其中,会员服务收入42.1亿元,同比下降4%;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7%;内容分发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21%;其他收入为5.85亿元,同比下降20%。
对此,网友发出不解之声:“广告多,会员贵,亏哪了?”
其实,三季度因为包含了暑期档,往往被视为长视频行业的旺季,但从业绩数据看,今年长视频行业遭遇了集体哑火。
此前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披露,腾讯视频的会员数量为1.14亿,与第二季度持平,这意味着即使在暑期,会员也未实现增长。而在第一季度,会员数为1.17亿。
就连几大长视频平台中最早盈利的芒果超媒在三季度也表现惨淡,芒果超媒2025年第三季度主营收入30.99亿元,同比下降6.58%。
长视频平台的日子不好过,最大的“威胁”因素来自微短剧。
2025年6月,红果月活已达2.12亿,超过了优酷的2.006亿。这是短剧应用首次在月活跃用户数上超越传统长视频平台,同时也反映了用户内容消费习惯的变化,短平快的内容形式如今更符合现代人碎片化时间的需求。
此前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CEO龚宇直言,今年一季度行业里剧集开机量暴减,电影的立项、开机也减了不少。
龚宇援引数据称,全球用户的注意力时长从10年前的2分钟多锐减至现在的40秒左右。如今用户习惯倍速看剧,过去影视剧可以用三集进行铺垫,但现在30分钟的铺垫都可能导致观众流失。
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里,长剧面临的最大议题就是“如何与短视频争夺观众注意力”“短视频时代,长剧如何生存”等。

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 图源成都商报
一方面,微短剧大量上新,爆款频出,占据观众的视线。今年以来,《盛夏芬德拉》《一品布衣》等微短剧单剧播放量破50亿次,实现了跨圈层的传播效应,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
另一方面,长剧市场则不容乐观,尤其是“预制爆款”的策略频频失灵,古偶剧和都市剧等类型的长剧失利者众多。
在广告收入增长乏力、会员规模见顶的背景下,长视频平台开始加码短剧。
今年初,爱奇艺对两大App进行改版升级,优化内容供给和商业化模式。爱奇艺App以长视频为主、免费微短剧为辅,商业化方面以会员模式为主、广告模式为辅;爱奇艺极速版App主推免费微短剧,以长视频内容为补充,商业化方面以广告模式为主、会员模式为辅。

其他平台方面,腾讯视频将原来的“十分剧场”品牌升级为“十分短剧”,并多次更新短剧激励政策;芒果TV上线竖屏剧频道并推出风芒App等。
除了短视频的冲击,用户体验的良莠不齐也成为制约平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等主流平台屡因频繁调整会员规则、限制设备登录和投屏功能、拆分会员等级 (如普通VIP与SVIP)以及增加广告等“套娃式收费”行为,导致用户权益严重缩水,引发广泛争议和不满。有网友直言:广告拼命加,权益拼命缩,价格拼命涨,吃相难看。
其中,设备使用限制的收紧就是典型代表。
不久前,有网友晒出某视频VIP账号因登录设备超上限被系统封禁7天的截图, 截图中平台提示“升级SVIP可解除限制”。平台称此举为“打击黑灰产、保护账号安全”,但用户质疑其变相诱导升级更高级别的会员。

爱优腾芒为何总做一些“招骂”的事?
近年来,几大主流平台付费会员数基本维持在1亿左右,增长幅度小,可见会员规模已接近“天花板”。
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两部大热剧,能够短期内吸引新会员,但待剧播完后,会员增长往往会回归常态,难以持续推动大规模增长。
加之成本高昂,且已“降无可降”的情况,长视频平台只能通过挖掘现有会员身上的价值来提升收益。因此,近两年来,长视频平台对会员权益和价格的调整越来越频繁。
但长远来看,破局的关键仍在内容本身,只有持续产出优质作品,用内容留住用户,长剧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编辑: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