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政策解读、课例展示点评、学科融合分享……11月17日至18日在佛山大学附属学校,高朋满座,闪烁智慧光芒。来自全省13个信息科技和4个音乐学科省级名师工作室、500多名教育工作者齐聚禅城,开展“技术赋能综合育人”研修活动。活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人工智能双向赋能”为核心,聚省内名师资源,共同分享各自的探索经验宝典,为全省教育工作者带来既高规格又接地气的智慧盛宴。

17个省名师工作室齐聚禅城。通讯员供图
交流分享内容丰富
搭建全省研修协作平台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办,17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承办,佛山市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佛山大学附属学校协办。这场全省性的教育盛会不仅解锁智教融合新路径,更将为禅城教育带来人才与智慧的集聚效应,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研修活动既是广东推进教育数字化的生动实践,更是禅城彰显区域优势、赋能教育创新的缩影。 通讯员供图
活动中,多位专家深度解读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省级试点政策、人工智能跨学科教学设计逻辑、生成式AI教学的应用策略与科研课题开展方法等。专家们还展示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创新应用的实践方法与案例,既传递顶层设计理念,又阐述落地执行要点,为教育工作者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精准导航。

名师点评。通讯员供图
活动开设了信息科技课例展示、学科融合分享、AI+音乐美育等多个分会场,生动展现跨领域创新的实践案例。课例现场展示则通过打破学科壁垒,以创新课例直观展现技术在不同教学场景的落地应用。各工作坊交流分会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汇聚全省多地骨干教师实践成果,围绕技术赋能跨学科项目学习、AI生成教学资源、非遗文化智慧传承等热点议题,通过课例展示及经验交流,传递可落地的技术融合实操路径,形成互助互促、覆盖技术应用、学科融合、美育创新、实践分享的研修模式。

同学们在创新课堂上。 通讯员供图
17个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及来自省内各地的教师代表们,则通过课例点评、分组研讨、经验分享等多元形式,为全省名师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各工作室间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与教学人才的智慧碰撞。与会省级名师工作室纷纷展示他们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探索成果,共同推动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的形成。
技术赋能教育创新走在前
为智慧教育发展贡献禅城力量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广东省黄美仪名师工作室及其团队在信息化应用与工作室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会省级名师工作室纷纷展示他们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探索成果。通讯员供图
据悉,该工作室荣获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项目等实践,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系列培训,是禅城区乃至全省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先行先试的缩影。活动的成功举办,体现出上级部门对禅城区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强化名师引领作用的充分肯定。
禅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在禅城举行高规格的研修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禅城区的教育影响力,为区域吸引创新要素、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增添了新动能。研修活动既是广东推进教育数字化的生动实践,更是禅城彰显区域优势、赋能教育创新的缩影。未来,随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与AI技术在禅城的深度落地,兼具“科技质感”与“人文温度”的禅城,将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教育发展贡献禅城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通讯员 禅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