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11月17日,财政部披露前10月财政收支情况,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53364亿元,同比增长1.7%;非税收入33126亿元,同比下降3.1%。在几个主要税种的税收收入上,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亮眼。前10个月个人所得税13363亿元,同比增长11.5%。
从单月来看,10月个人所得税的增长也较快。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除因低基数外,可能还与加强个税征管有关。
税收收入回暖,带动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上行
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税收收入的增长。10月税收收入同比延续较快增长,增速较上月小幅放缓0.1个百分点至8.6%,非税收入同比降幅则因基数抬升而进一步走阔,从上月的-11.4%扩大至-33.0%。
分税种看,10月四大税种收入均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其中,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长7.2%,增速略低于上月的7.6%。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速较上月放缓12.3个百分点至7.3%。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27.3%,增速较上月加快10.6个百分点。
冯琳认为,当月工业生产增速较快下行,但反内卷推进下部分行业供需好转,叠加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工业品价格改善,对增值税收入增长有所支撑;消费税的增长背后是今年“双十一”提前启动、金价上涨、假期出行等因素提振相关应税商品销售;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速较上月放缓,主要是9月和10月分别为缴税小月和大月,企业所得税绝对规模差异较大,增速出现剧烈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至于个人所得税,“今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除因低基数外,可能还与加强个税征管有关。”冯琳表示。
华泰证券认为,10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较9月的16.9%回升至27.3%,部分受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收益补税提振。
地产需求偏弱,仍对土地相关税收回升形成压制
其他税种中,受楼市加速下行以及汽车销售降温影响,10月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4.9%和17.0%,降幅较上月分别扩大6.5和6.4个百分点,汽车购置税收入同比下降16.8%,降幅较上月扩大13.1个百分点,对整体税收收入增速产生较为明显的下拉作用。
此外,10月印花税同比增速较9月的187.3%放缓至9.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速亦从9月的345.2%放缓至17.4%,对应10月A股成交金额同比较9月的267.2%放缓至4.6%,华泰证券表示,这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走高。
在政府性基金收入上,10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较9月单月的5.6%回落至-18.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降幅亦走阔至27.3%。
华泰证券指出,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10月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占比42.1%,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降幅亦较9月的11.4%走阔至19.7%,由此,10月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降幅从9月的1%走阔至27.3%,对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形成拖累。然而,与地产相关的5项税收收入加总后同比降幅较9月的4.1%收窄至1.2%、但仍偏弱,显示地产需求偏弱仍然对土地相关税收回升形成压制。
受去年同期基数影响,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明显
在支出方面,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9.8%,增速较上月大幅放缓12.9个百分点。分项看,10月民生类支出同比普遍转负,其中,科技和社保就业两项支出降幅相对较小,同比分别下降0.9%和0.1%,增速较上月分别放缓27.6和8.9个百分点。10月基建类支出同比普遍录得两位数负增,当月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下降11.8%、24.0%、32.8%和14.8%,四项合计同比下降25.7%,降幅较上月显著扩大24.5个百分点。
冯琳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力度有所减弱,1-10月累计同比增速较上半年累计增速放缓1.4个百分点至2.0%。除受广义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突出制约外,可能也与上半年经济走势偏强导致地方财政支出扩张稳经济的动力不足有关。从支出进度看,前10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76.0%,要慢于过去五年同期进度均值77.4%。
华泰证券认为,随着去年四季度基数走高,10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有所放缓、经济活动数据偏弱亦能作为印证。然而,季调后剔除注资特别国债和“特殊”专项债的广义财政支出增长环比走强,显示广义财政实际支出力度维持一定韧性。从支出领域来看,今年前10个月,与民生相关的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教育支出的同比增长分别为9.3%、2.4%、4.7%,快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显示财政支出重点仍向民生领域倾斜;而与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农林水事务前10个月累计同比回落分别为7.3%、11.7%,显示财政支出重点持续转换——轻基建、重民生。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