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郑翅)11月15日至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教博会期间,“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教育赋能创新实践论坛同期举办,来自全国近30个区县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亓俊国等出席了论坛。
汪明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全面实施“强师工程”,由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牵头,在“强师工程”框架下,全面实施“百县千校万师计划”,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和职后发展问题,提出助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探索与地方政府、国央企、基金会、公益组织、优质行业机构等多样化的合作机制,以“教育+”为核心,联动文化、体育、科技等领域,实现了县域“1+1+N”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形成了“教育+”赋能县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局面。北京师范大学与全国90个“百千万计划”签约区县携手同行,搭建起多元共生、协同共进的教育发展生态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北师大智慧与力量。
亓俊国表示,目前,“百千万计划”已落地实施各类提升项目200余项,累计培训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和校长超过60万人次,通过系统化、精准化的赋能支持,项目深度服务县域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合作县域的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实现显著提升,教育生态持续优化。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推进“百千万计划 2.0版”,助力更多县域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将启动“C100计划”,锚定“培育未来教师、打造未来课堂、建设未来学校、创设未来学习中心”的发展目标,构建教育强区赋能的“四梁八柱”,探索形成具有京师特色的教育强区赋能路径。
论坛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山西省中阳县、宁夏贺兰县、内蒙古杭锦后旗、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等6个区县现场签署“百县千校万师计划”合作协议,正式加入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
论坛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项目实施团队负责人秦晓虹、张西红、喻本云分别从县域教育生态变革、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三个维度,展示了“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的成果与实践经验。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党建部副总监戴然、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基金发起人高继辉分别结合“教育圆梦计划”“授渔计划”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作了主题分享。
作者:郑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