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11月18日,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向大河财立方等媒体透露。
当日下午,小米集团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单季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80.9%。其中小米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经营收益转正,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卢伟冰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小米汽车仍将保持稳定状态,预计2026年公司整体交付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不过2026年将非常具有挑战。他透露:“预计明年小米汽车的毛利率相比于今年,或出现下滑。”

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17.1%上升至25.5%。其中,小米汽车业务第三季度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97.9%,共交付约10.88万辆新车,每辆车的平均售价由去年同期的23.86万元上升至26.01万元。
谈及小米汽车2026年毛利率或将下滑,卢伟冰解释:“明年汽车厂家都面临购置税补贴政策减半的影响,另外汽车行业玩家多,产业发展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竞争才会收敛,小米汽车要顺应行业的变化。”
第三季度,小米先后发布了高端旗舰小米17系列、REDMI K90系列,面对产业链上游存储成本上涨压力传导至新品定价,小米曾将K90标准版定价下调300元。
电话会上,对于如何看待近期存储成本涨幅较大,卢伟冰表示:“此次存储芯片业务价格上涨会是一个偏长周期。这一轮主要还是由AI带来的HPM(高性能计算)需求的强劲上涨,带动了全球内存价格上涨,跟之前由手机行业大的波动周期影响内存价格的情况不太一样。”
在该背景下,卢伟冰认为,小米首先要保证供应。“在过去一段时间,小米与合作伙伴签订了2026年供应协议,明年小米的存储芯片供应是没问题的。”在保供的前提下,他提到,内存成本上涨的一部分要通过涨价进行消化,但单靠涨价也无法完全消化成本端的压力,重要的是,要通过改善或优化产品结构,以高端化产品应对产业周期变化。
记者注意到,第三季度小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研发投入91亿元,同比增长52.1%,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235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预计2025年将投入超300亿元。
在投入方面,卢伟冰透露:“四分之一的研发费用投入AI业务,目前看投入力度远超预期。”据介绍,近一年内,小米AI业务接连发布了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语音大模型,实现了对基座模型主要模态的战略布局。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