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20日光大同创(30138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
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1、公司投资东莞承林的考虑是什么?对公司发展有什么影响?
承林和比亚迪有关系吗?收购承林是不是公司希望切入比亚迪产业链?能不能展开说说?
谢谢您的关注!
本次收购是在公司立足主业基础上,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取新的市场机会,并赋能公司主业,实现双向共赢的战略布局。1、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打造公司新的增长曲线
东莞承林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为国内知名新能源车企提供功能性材料与精密结构件产品,核心产品包括智能电控精密结构件(如铜排、电控引片),具备轻量化与高附加值特性,是智能驾驶“能源-数据”链路的底层支撑。随着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度提升,此类产品价值占比将呈上升趋势。公司通过战略投资东莞承林,深度切入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细分市场,并且将公司在精密加工、材料工艺和质量体系上积累的优势,高效迁移至新能源汽车领域,构建公司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这次投资不仅深化了我们与核心大客户的战略协同,更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拓展了公司的业务版图。
2、丰富产品矩阵,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实现公司长期价值增长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东莞承林,实现深度协同。一方面,公司将通过有效整合并深度绑定东莞承林客户资源,依托其技术积累、供应商资质等,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关键模块供应链,挖掘高价值业务增长点,完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技术与业务反向导入,将赋能公司主业,丰富产品矩阵、拓宽应用场景,实现产业协同并开辟新的市场机会。未来,公司将通过系统性的整合与统一平台运营管理,最大化协同效益,驱动长期价值增长。
2、对于碳纤维材料,光大同创是怎么看待发展机遇?
谢谢您的关注。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材料,具有高强、高模、轻质、耐腐蚀和抗疲劳等优异特性,是实现轻量化的最优选之一。伴随着技术进步与需求迭代的双重驱动下,碳纤维材料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宽,从航空航天、工业应用等传统市场现正在拓展至更多市场领域,如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体育用品、医疗等,实现轻量化需求,未来应用前景广阔。从政策层面,碳纤维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在“中国制造 2025”等政策中受到重点扶持,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迫切。
除了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外,终端消费者对产品“轻量化”需求也在日益增强,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核心工艺技术、稳定供应体系和高质交付能力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关键。
公司碳纤维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消费电子 3C产品中,并实现量产交付。同时通过优化材料配方和结构设计,实现更轻、更强的产品性能;公司已完成 3C行业的专用树脂研发,并且完成树脂涂布生产和碳纤预浸布生产线的建设,具备量产条件。公司持续看好碳纤维材料应用市场,始终密切关注行业动态、政策导向以及市场变化,未来将依托与核心客户的深度沟通及专业化服务,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推广至更多头部客户及轻量化市场空间,构建可持续、多元化的业务格局。
3、公司三季度营收增长不错,主要是哪方面业务的增长?2025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较 2024 年同期增长较大,公司 2026 年预计会有新的增长吗?
谢谢您的关注。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功能类产品和防护类产品。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11.59 亿元,同比增长37.79%。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长中,功能类产品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度更高。
公司目前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和成熟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各类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运行平稳,业务基本盘坚实可靠。2026年公司将继续深化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并开拓轻量化市场的空间。我们将持续洞察行业技术迭代、市场需求及政策导向,把握细分市场的增长先机。在巩固消费电子基本盘的同时,公司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布局,并探索在智能穿戴等其他新兴领域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公司将充分整合现有客户资源,并持续发挥在轻量化创新、大客户服务与高质量交付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推动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
4、公司 2025 年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盈利能力也有改善,现金流健康,未来还会有进行投资并购的计划吗?
谢谢您的关注。在投资并购决策上,公司始终秉持战略导向与市场适配原则,确保每一项举措都紧密围绕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并深度契合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变化,力求通过资源整合与能力互补,真正实现“1+1>2”的协同价值,推动企业价值全面提升。
公司管理层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与战略前瞻性。我们密切关注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相契合的优质项目,对于符合战略方向、具备协同潜力的投资机会,将主动研判、积极布局,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健推进,为公司的持续成长积累动能。
5、公司目前研发投入情况如何?
谢谢您的关注。公司 2025 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金额总计5,012.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4.32%。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重点聚焦于环保防护性材料、碳纤维下游应用领域及新工艺提升、新材料改造,逐步构建了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全流程研发体系,涵盖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及客户需求分析等多个关键环节,确保技术研发的精准性和实用性。通过与客户的深度协同,我们深入其研发前端,将市场需求与客户反馈直接驱动为定制化创新方案。此举旨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响应速度,构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公司进一步推进内部降本增效,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部门协同等举措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公司在保持技术创新优势的同时,建立起可持续的成本竞争优势,为企业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光大同创(301387)主营业务: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光大同创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1.59亿元,同比上升37.79%;归母净利润2816.37万元,同比上升279.94%;扣非净利润2549.06万元,同比上升125.8%;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09亿元,同比上升21.9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93.94万元,同比下降40.5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32.24万元,同比下降62.54%;负债率33.83%,投资收益136.11万元,财务费用466.92万元,毛利率20.38%。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35.6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19.72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