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近日,临沂市教育局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共同发布《临沂市“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宣布将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根据规划,从2025年起,临沂将用3到5年时间,让人工智能课程走进每一所中小学,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根据《方案》来看,临沂市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将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内,各学校将在常规课程中系统融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推动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向中小学生开放AI实验室与科技展厅,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触摸科技、激发兴趣。
AI技术也将逐步融入教学全流程。临沂计划在全市遴选约20所“人工智能应用领航校”,探索AI在教师备课、课堂授课、作业批改及学生发展分析等方面的深度应用。教育评价体系也将迎来变革——不再唯分数论,而是通过AI融合学生在学业、课堂、实践等多维数据,构建综合智能评价模型,实现从“结果评价”到“过程成长诊断”的转变。
师资准备同步启动。全市校长和教师将分批接受人工智能素养培训,实现全员覆盖,并计划培养约60名“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作为校级AI教学的领军力量。同时为确保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方案》明确将对农村和薄弱学校给予倾斜支持,构建多元投入机制,不让一个学生在数字时代掉队。
此外,临沂还将全面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智慧教室建设等数字化基建工程,并同步建立AI进校园的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体系,筑牢数据隐私和伦理应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