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会议揭示,美国消费者正因预算压力而经历一场深刻的消费习惯变迁。
根据高盛分析师Christine Cho在拉斯维加斯参加“餐厅财务与发展会议”(RFDC)后发布的报告,中低收入消费者正在显著减少外出就餐,转向更经济的家庭烹饪和便利店食品。作为应对,餐饮业正被迫通过折扣来保住市场份额,并加速布局人工智能(AI)技术以期降本增效。
对投资者的影响:这一趋势对不同板块发出了明确信号。
餐饮业承压:尤其是依赖中低收入客群的快餐和快休闲连锁品牌,其客流量和收入增长面临挑战。
部分零售商受益:主打性价比的杂货店(如Aldi、Trader Joe's)以及提供便捷熟食的生鲜超市(如全食超市的热食吧)和便利店,正从这轮消费转移中获得市场份额。
科技公司迎来机遇:为餐饮业提供AI解决方案(如语音点餐、库存管理、员工调度)的科技公司,将迎来加速增长的窗口期。
报告提到,与会的高管、加盟商、投资者和顾问等业内人士普遍传达了一个一致且令人担忧的信号:餐饮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恶化。
问题的核心在于消费者,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预算正变得越来越紧张。这种财务压力直接导致他们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为了应对客流下滑、保住市场份额,许多餐饮品牌不得不采取折扣促销活动,这可能会进一步侵蚀其利润率。
消费大挪移:从快餐店转向杂货店与便利店
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发现之一,是消费者行为的显著转变。数据显示,消费者正在离开快餐和快休闲餐厅,转而寻求更具性价比的替代方案。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杂货店购物增加:消费者选择购买食材回家自己做饭。报告特别提到,Aldi和Trader Joe's等平价杂货店正在夺取市场份额。
生鲜超市熟食受宠:提供即食餐点的生鲜超市也成为受益者,例如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热食吧。
便利店成为新选择:便利店食品,尤其是在早餐时段,正成为取代传统快餐的一个重要选项。
这一趋势表明,非餐厅业态(杂货店、便利店)正在对传统餐饮业构成越来越大的客流拖累。
AI浪潮来袭:餐饮业押注科技以求降本增效
面对成本上升和客流减少的双重压力,餐饮业正将目光投向技术。AI连续第二年成为RFDC会议的焦点,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其应用潜力。
与会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的模式并非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而是一种“人机混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类员工利用AI来提高效率,并将时间和精力重新投入到对客体验更为关键的任务上。AI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优化运营决策:AI可以帮助餐厅总经理在员工排班、库存管理和备餐时间等方面做出更明智、更快捷的决策。
提升员工培训:鉴于餐饮业员工流失率高的特点,AI可被用于辅助培训,提高效率和一致性。
革新汽车穿梭餐厅(Drive-Thru)体验:语音AI在汽车穿梭餐厅的应用被视为一个极具潜力的用例,运营商在测试中反馈其表现良好。
上一篇:桂林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下一篇:大湾区餐饮 点亮假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