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济关联最为密切的税收收入,10月份再次保持较快增长。11月17日,财政部公开了今年前10个月财政收支情况。财政收入延续回暖势头。
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8.65万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税收收入约15.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
为何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税收收入降幅持续收窄并由负转正,其中7月和8月税收收入增幅超过5%,9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7%,10月份这一增速为8.6%。
此前税务总局表示,今年三季度特别是9月份税收收入增幅较高,除经济向好带动因素外,PPI降幅收窄、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也相应带来税收收入增长。
今年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带动相关行业税收增长。根据公开数据,今年8月份A股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9月份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8、9月份日均股票成交额分别达到2.3万亿元和2.4万亿元。受此影响,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行业、税种收入增长较快。
随着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分红增加,相关个人所得税也出现较快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1629亿元,同比增长88.1%;个人所得税收入13363亿元,同比增长11.5%。
随着经济稳定增长,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较好。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前10个月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12.7%,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长7.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4.8%,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5.7%。
中国税收是以现价计算,近些年价格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低迷,拉低了税收增幅。近几个月PPI降幅缩窄,相应减少了对税收收入的拖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收窄。
另外,去年同期税收收入基数相对较低,也相应抬高了近几个月税收收入增幅。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新预计,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今年四季度税收收入增幅会出现回落。
随着今年以来税收收入增幅扩大,以及国家强化对罚没收入监管,今年以来非税收入增速由正转负,降幅不断扩大。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非税收入约3.31万亿元,同比下降3.1%。
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以地方卖地收入为主。由于楼市低迷,这一收入降幅扩大,前10个月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有所扩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3.45万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2.49万亿元,同比下降7.4%,这一降幅较前9个月扩大3.2个百分点。
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从财政支出端来看,今年以来中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强度稳经济。不过,10月份财政支出力度有所下滑。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22.58万亿元,同比增长2%。这一增速较前9个月下滑了1.1个百分点。其中,与民生相关的支出保持较快增速,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约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这一增速较前9个月下降8.5个百分点。
为了保持一定财政支出强度,推动经济运行稳定,10月份财政部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另外,近期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