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升温,牛市里面故事多。
今天大家谈论的是某券商的“股市最强带货女王”,这位美女首席,最近展现了较高命中率,进而获得了超高关注度,电话会随随便便3000人参加。
因为这位孙首席的一篇机器人研报,引发7只机器人产业链股票集体爆发。
最近市场上似乎形成了“孙XX概念股”,即她点的票,基本上都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各大社交媒体上更是广泛流传着一份她8月推荐个股汇总表格。因此,业内也戏称她为A股“最强带货女王”。
孙首席201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018年实现三连跳,从东证融汇跳槽到东北证券,然后又跳到天风证券,两年时间就晋升为首席,可谓进步神速。
从各种荣誉看,孙首席实力不俗,2020年上海证券报最佳分析师第三名、21世纪金牌分析师第四名,2021年新财富第四名。
孙首席当然不会呼风唤雨,只不过通信设备、AI、液冷和机器人,是当下最强风口,机构、游资和散户都在追逐这个赛道,市场就自发扩散她的推荐名单,形成合力,推出“最强带货女王”。
这其实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充沛,当热点出现以后,很容易推动相关个股连续大涨,进一步凝聚人气,吸引更多资金。
第二个是现在社交媒体非常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大量资金看到赚钱效应后,迅速围聚,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情绪的亢奋度。
实际上我们在去年9.24行情的时候,就领教过这种疯狂,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狂飙1000点,然后留给大家一个突兀的山顶,接着就是长时间的休整。
我看到后来有长篇研报分析社交媒体对市场行情的影响及对策。现在看来除了加强合规性监管,也没有好的对策。这是一个新时代,只能顺应新环境。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今年6月底以来,虽然指数也涨了超过11%,但日内的波动大多没有超过1%,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9.24这波疯狂行情距离现在还比较近,大部分人不想上第二次当。另外一个原因就是GJD的控盘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你看今天上证50的走势,就能感觉到有一种刻意压制的力量在起作用,今天上证指数才微跌0.02%,但上证50却跌了0.93%,背景就是市场连续亢奋。
继续往前翻,7月31日上证50大跌1.54%,6月27日跌1.13%,跌幅都超过大盘。上证50今年才涨4.75%,涨幅比上证指数、沪深300和创业板小得多,更不用说中小盘股指数。利用权重股调控市场,也只有GDJ能做得到。这样的调控,当然有利于行情走得更稳、更远。
要知道以往的A股牛短熊长,大家都想着在短时间内赚快钱,同时不断猜顶,避免接最后一棒。加上现在的社交媒体放大效应,大涨、快涨以后,一地鸡毛,将一众散户套在山顶,然后继续5年、10年的休养生息。
如果将行情拉长到很多年,压缩波动性,散户也能从容的上车和下车,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就能自然而然的吸引更多的储蓄资金配置到股市中来,买ETF也好,买优质蓝筹股也好,大家想到是股市是家庭资产必配的一份,就能改变以往投资股市相当于赌博的观念。
能改变以往牛短熊长的还有几个有利因素,一个就是大家熟知的,也是以往国内从未经历过的、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大家对今后的预期也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第二个就是顶层对资本市场的定位和重视程度有了根本性的不同,从偏重融资转为重视投资回报,从股市相对孤立到财政、货币协同发力。这也是楼市失去蓄水池功能以后,股市承接过来的大好时机。
昨天上证指数创下近10年新高,然后我又看到这张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走势图,也差不多回到了10年前。一个是微笑曲线,一个是抛物线。

最近大家也很关心场外资金的入市情况,特别是存款搬家的规模和速度。看到各种渠道的反馈,总体上感受是,入市体量和热情一般,远不如去年9.24那波行情,一些基民在解套以后甚至想着赎回,资金增量最快的还是场内的融资盘。这种状态其实挺好,慢热型,更为理性,让大市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