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6日报道,中国大都市上海对餐饮业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愿景,那就是由人工智能(AI)运营的餐厅,配备自动化厨房、机器人服务员、数据驱动菜单和智能供应链。
报道称,近几个月来,自动化在餐饮业的普及已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但上海似乎决心推进一项利用智能技术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的计划。
上海已设定目标,力争到2028年底建成“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餐饮业智能化发展高地。分析人士认为,该计划可能会引发中国餐饮服务业的重大变革。
报道提到,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及其他4个市级部门11日联合发布的行动计划旨在推动餐饮企业在未来3年内运用新技术全面升级运营模式。
文件要求:“团餐、快餐、茶饮咖啡企业全链条智能化渗透率超过70%,正餐企业关键环节智能化应用率超过50%。”
文件补充称,上海将建成3至5个具有示范效应的“AI+餐饮”融合场景试点和一批智能化中央厨房,并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餐饮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上海嘉世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李应涛认为,这项计划可能会加速餐饮业洗牌,资金雄厚的大型连锁品牌有能力投资智能化升级,从而迅速获得成本优势并扩大规模。
报道称,该计划也将对餐饮业从业人员产生影响。上海将推动快餐、茶饮咖啡等标准化程度高的餐饮企业向“无人化、少人化”方向升级。
该计划要求加快智能饮品机、自动油炸机器人、汉堡组装机、煲仔饭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应用,实现标准化、高效化制作。有关部门还将“支持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团餐供应商建设智能化中央厨房,集成应用自动化清洗切割设备、智能烹饪机器人、自动化包装线、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
该计划旨在于自动化浪潮中传承与创新烹饪技艺,在帮助餐馆保持风味稳定性并提升效率的同时,鼓励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菜单和营养分析工具。
然而,在一个食客们珍视“锅气”并将其视为美食灵魂的国度,机器人餐饮的推广可能会引发不同声音。
李应涛认为,随着餐厅推出AI解决方案和厨房机器人,顾客体验将是关键。
安邦智库研究员赵至江认为,鉴于上海是重要的创新中心,该计划可能旨在构建一个更高效的餐饮生态系统,最终可以在全国推广。(编译/张琳)

上海老饭店餐桌上的多道非遗菜肴。(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