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织金洞出来,16℃的恒温溶洞里赏完奇幻钟乳石,转身就钻进百里杜鹃的温泉池,氤氲热气裹着矿物质的清香,外头的寒意一下就散了!”11月19日,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女士裹着浴巾,望着池面蒸腾的白雾笑着说。不远处的休息区,工作人员正端来茶水,景区里“暖身+暖心”的双重体验,让她忍不住为冬季毕节点赞。

游客游览织金洞
冬日的乌蒙山寒意渐浓,但毕节各大景区、美食街区却暖意融融。长期以来,受季节影响,毕节冬季旅游人气低迷。今年,毕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暖身资源+暖心服务+暖胃美食”三维赋能,让全方位的“暖体验”打破季节限制,成功让冬季旅游从“冷市场”变身“热经济”。
“暖身”资源是核心吸引力。毕节整合特色冬季产品,打造多条“冬日限定”旅游线路:百里杜鹃温泉度假区里,游客在皑皑薄雾中舒展身心,感受“冰与火”的碰撞;威宁草海湿地中,黑颈鹤、灰鹤等候鸟翩翩起舞,吸引全国摄影爱好者定格人与自然的和谐;织金洞的恒温环境成为天然“避寒秘境”,奇幻绚丽的喀斯特地貌让人流连忘返。

游客在百里杜鹃泡温泉
“暖心”服务为旅途保驾护航。毕节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升级服务保障:文旅部门及时发布冬季旅游推广信息,加强市场监管;各大景区优化入园流程,减少排队时间,在游客中心、观景台设置暖心服务站,提供热水、姜茶、应急药品;“志愿服务队”穿梭在景区各处,提供路线指引、旅游咨询等贴心服务。“景区服务特别周到,工作人员主动提醒路面湿滑,还帮我们照看行李,特别暖心。”游完织金洞,贵州本地游客张先生对细致服务赞不绝口。
“暖胃”美食托底冬日幸福感。大方豆干火锅咕嘟冒泡,豆腐鲜嫩搭配香辣汤底;威宁小粑粑皮薄馅足,韭菜与肉末的鲜香迸发;赫章核桃糖香甜软糯,满口坚果醇厚。各地美食街区、农家乐推出“冬季暖心套餐”,将本地特色食材与养生理念结合,让游客在游览之余大快朵颐。“观鸟后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威宁羊杂汤,全身都暖和了,这就是冬天的幸福感!”云南游客王女士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竖起大拇指。
夜幕降临,威宁草海旁的美食街灯火通明。刚结束观鸟拍摄的游客们围坐在餐桌旁,一碗碗热汤、一盘盘特色小吃端上桌,欢声笑语伴着食物的香气弥漫在夜色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编辑 王星
二审 吴传娟
三审 谢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