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是民生福祉的“晴雨表”,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近期,潍坊市以“畅行潍坊”专项提升行动为抓手,用“绣花功夫”深耕公交服务,破解“小巷乘车难”“银发出行愁”的难题;以数智技术打造“云站牌”让百姓出行“心中有数”。潍坊的每一步实践,都在诠释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初心,让公共交通真正成为传递城市温度、激活发展动能的“流动载体”。

“畅行”的核心是“民心”,治理的精度在于回应需求的准度。“畅行”的核心要义,从来不是“走得了、能到达”的基础标准,而是“走得好、走得暖”的价值追求。潍坊市公交集团跳出“重硬件轻服务”的模式,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为行动指南,用“绣花功夫”雕琢服务细节,把民生需求转化为“畅行潍坊”的具体行动。针对“小巷乘车难”的问题,302路接驳公交精准延伸至窄巷深处,将居民区与主干道无缝衔接,彻底破解“最后一公里”梗阻,小巷里的“出行难”变成了“出门即上车,抬脚就进站”的便利。面对“银发族”出行的特殊需求,潍坊更将“适老服务”从“附加项”升级为“必选项”,用13条敬老爱老或适老化专属线路,为“畅行潍坊”编织起一张“全链条适老保障网”。低踏板车型让老人“抬脚不费力”,车厢AED设备为生命“筑牢安全防线”,驾驶员“坐稳起步、停稳起身”的操作规范,更将“尊重”二字融入“畅行潍坊”的每一个细节。

“畅行”的关键是“效率”,服务的升级在于技术应用的深度。公共交通的“畅行”不仅在于道路的通达,更在于信息流的畅通与决策的精准。潍坊市今年9月上线的“云站牌”服务,看似是“一站一码”的微小创新,实则是城市交通数据链路打通的关键一步。如今,潍坊“云站牌”实现了“零门槛”便民,市民无需下载任何App,扫描二维码即可实时获取线路首末班时间、车辆实时位置、前方道路拥堵情况,甚至周边500米换乘方案,让“出行规划心中有数”不再是奢望,更让“畅行潍坊”的效率感直达人心。
“畅行”的保障是“合力”,治理的效能在于联动协作的力度。在“畅行潍坊”专项提升行动中,潍坊公交主动融入协同治理格局,与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公安交管部门联动,配合“百吨王”货车集中整治行动,减少货运违法对公交运行的干扰,保障线路准点率;与道路维修部门衔接,配合潍城区宝通街维修改造工程等市政项目,提前优化临时线路,避免道路施工影响市民出行。这种“内外兼修、协同发力”的模式,不仅让公交自身的“畅行”更有保障,更推动了城市交通整体环境的优化,为“畅行潍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支撑。

“畅行潍坊”畅的是道路,暖的是民心,强的是治理。如今,1600辆公交车穿梭在潍坊的城乡街巷,不仅运载着往来的乘客,更承载着潍坊“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初心。潍坊用“绣花功夫”破解公交难题,用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用协同治理激活发展动能,让市民出行不再困扰、让服务随处可感。车轮滚滚间,不仅是交通网络的织密完善,更是城市凝聚力与发展活力的持续升腾,这便是潍坊公交交给市民、献给城市的一份有温度、有质感、有力量的最优答卷。
新黄河客户端:贾秀媛
编辑:贾秀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