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国际中文教育交叉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会上,“师道汉韵”国际中文教育大模型正式发布,这是西南地区首个面向国际中文学习者研发的大模型,可供全球中文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精准化学习。
“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在全球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学习者背景多元、需求差异大等挑战。”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彭康洲介绍,该校利用多学科协同优势及孔子学院全球网络资源,由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等,组建跨学科攻坚团队,打造“师道汉韵”大模型。
该大模型汇集了重庆师范大学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30余年的教学经验,填补了一般教育类大模型“缺教学专业性”的短板,助力全球中文学习者既能学得会中文,更能学得好中文。在学得会层面,大模型能够充当随时在线的智能导师,支持学习者查询汉字的读音、写法,并深入解析其在具体场景中的用法;在学得好层面,通过互动训练帮助学习者提升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目前,“师道汉韵”大模型发布的1.0版本已在重庆师范大学在五大洲建立的孔子学院进行前期试测,覆盖每年参与学习和培训的学员约1.4万人,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线。(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