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普京进行了会谈,明确表示中国愿意继续和俄罗斯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加强两国发展战略的对接。在此次会面中,普京热情地欢迎了中国的到来。不久后,媒体就披露了一则消息,透露俄罗斯已将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受到制裁的货物价格下调了30%至40%,并将这些液化天然气出售给中国买家。

例如,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原本每船液化天然气的售价为4400万美元,现在对中国买家的售价已降至2800万至3200万美元。诺瓦泰克的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计划在2023年12月才开始生产,但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直到2025年8月,该厂一直没有销售出去任何一船货物。正因为如此,中国买家愿意以折扣价格购买这些液化天然气,对中俄双方来说都是互利的好机会。

俄罗斯之所以如此大方,根本原因在于受到了美国的压力。在美国对该项目实施制裁之后,俄罗斯的生产线停滞了好几个月。如今,中国买家不仅愿意购买这些液化天然气,而且还可以为俄罗斯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将天然气大规模从冰封的北极海域运送出去。为了确保交易顺利进行,俄罗斯也乐意给中国提供一个优惠的价格。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笔实惠的交易,而对俄罗斯来说,解决了产品销路的问题。虽然美国对此并不陌生,但也没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特朗普政府早就扩大了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要求盟友共同跟进,并警告包括印度在内的国家,购买俄罗斯能源可能会面临高额关税。在特朗普的施压下,印度已经基本停止了进口俄罗斯的能源,进口数量几乎为零。然而,中国对此并不理会,特朗普至今也没有对采购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项目货物的中国企业采取所谓的惩罚措施。中国对此根本不畏惧,美国至今未敢对中国采取行动。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是正常的贸易行为,中国坚决反对单边制裁。由于中国的支持,俄罗斯在面对美国时也显得更加坚定。

事实上,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制裁效果并不明显。媒体指出,今年上半年,法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反而增加了一倍。虽然欧盟计划在2027年完全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但所有欧洲国家都清楚,一旦这一政策实施,欧洲可能会更加依赖美国的天然气供应,而美国提供的天然气价格必然会上涨。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欧洲的工业将进一步外流,这无疑对欧洲经济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因此,欧洲的多个国家在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问题上,也采取了回避态度。俄罗斯曾通过影子船队继续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而匈牙利甚至获得了一年的进口俄能源豁免期。

从这些情况来看,特朗普希望通过切断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来削弱普京政府的收入来源,但这一策略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只要中俄两国继续加强合作,特朗普的这一策略就注定不会成功。特朗普曾经威胁对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征收500%的关税,但面对中国,他已经失去了这样做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