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负责新华社区片区的物业管家,来自‘迷彩一加’服务公司,就是大家伙说的物业超市。”11月19日上午,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刚走进新华社区新华大院,碰巧遇到了正在小区里忙活的王孝亮。
“你这是去干嘛?”
“给李阿姨取快递,顺便把帮她买的药送去。”
在去往物业超市的路上,王孝亮告诉记者,他是一名退伍军人,选择了自主择业,几个月前通过招聘进入“迷彩一加”物业超市工作。
“干活有底薪、有提成,工作很开心。”
王孝亮说,“超市”所承接的服务有点琐碎,像前几天帮小孟夫妻俩接送过孩子,昨天晚上又去刘大爷家帮着安装插座,不过,有时候也有“大活儿”,像给小区做楼顶防水什么的。入职3个月来,跑前忙后的,物业服务的活儿基本上都能干了,有时候碰上顺手就能干的小事儿,他也不收费。一来二去,大家都愿意找他帮忙。他也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一头连着辛苦奔忙,另一头牵着千家万户”。
“超市”:“24小时管家式”响应
“迷彩一加”服务公司的当家人是王洪利、李小沫夫妻俩。王洪利是山东人,从部队退役后办起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李小沫是四川人,起先做的是传媒公司,两口子辛劳操持,公司业务都很有起色。说起办物业超市,李小沫说,“我老公身边聚集着一大帮战友,军人退伍不褪色,他们都有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的情怀,而街道、社区和老旧散小区老百姓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方向一致,很快就对接起来。”
今年8月,“迷彩一加”物业超市从朝阳区重庆街道新华社区新华大院“出发”。李小沫向记者介绍说,尽管服务的时间短,但是“超市”的接单量不少。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他们架设了一张近300人的服务网络,从管理层到服务人员,百分之八十都是退役军人及家属。“超市”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三大板块,一是公益类服务,每年定指标,无偿为街道社区和居民群众提供服务;二是公共类服务,像清扫楼道、清运垃圾、园区绿化维护、停车场秩序维护等,经营收益定位为微利;三是个性化服务,诸如家政服务、家庭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收费也比市场价低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
“迷彩一加”物业超市的总部设在锦水路上一栋2层小楼,这里曾是重庆街道光明社区老办公用房。这里跟其他超市最明显的区别是,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保安保卫、路面修复、绿化维护等70项物业服务项目,全部作为“商品”摆上了货架,供各老旧小区业主委员会和居民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选择点单“购买”。“超市”则经过小程序服务平台精准接单,24小时提供“管家式”服务响应。
社区: 定制服务热得烫手
“迷彩一加”物业超市开业3个多月以来,重庆街道新华社区、光明社区等多个老旧散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悄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变化。“超市”为居民提供的房屋漏水修理、楼道清扫等36项物业常规服务,从“固定套餐”到“自选菜单”,让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迅速提升。此外,“超市”提供的34项定制化家政服务,如家电维修、月嫂产康、保洁服务等内容在各个小区热得烫手。
新华大院里有一处小亭子,以前一直都是社区联系居民的“连心亭”,自从由“超市”十几人组成的服务小分队进驻后,这里又变成了专门为社区百姓提供清洗、清运、养护、维修等服务的暖心场所。小分队基本由退役军人组成,他们办事吃苦耐劳、做事刚毅果敢,很快赢得了居民的信任。除了提供的高性价比、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外,他们还协助街道社区开展邻里互助、心理关爱活动,为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助浴、生活护理等服务,带动了一缕缕文明新风在小区里传递。
现在,来“连心亭”唠嗑的人,一说到这支小分队就夸个不停。年轻人觉得他们“亲和靠谱”,老年人感到生活“特别便利”。
街道:“老旧散”倒逼下的管理再创新
望着居民的笑脸,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感慨万千。重庆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商圈街道,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建设的居民楼占比高达96%,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居民普遍缺乏购买服务意识,前期探索信托制物业成效也不显著。全街道39个小区、245栋居民楼大多无物业的尴尬过往令人记忆犹新。
陈钊说:“如果由街道社区全面兜底,资金难支撑,服务又存在供给分散、标准缺失等痛点。传统物业模式下,居民需要四处对接服务需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透明,尤其是老人陪诊、母婴照料等个性化服务需求难以得到专业保障,‘家门口服务圈’便民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这些老大难问题,倒逼街道对物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探索,而“迷彩一加”服务公司的出现让他们眼前一亮。“物业超市”的概念,不仅与街道倡导的“自管、自治、自选”的小区管理思路相契合,而且定制化“物业商品”按需直选的模式,也符合老旧散小区的精细化服务的方向。而且,“超市”结合小区户数、面积进行综合计算后,给出的以低于市场价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的服务价格也物超所值。为此,街道召开了5次“物业超市”专题研讨会,发放3000余份主题宣传页,上门走访700余户居民,最终决定与“迷彩一加”物业超市签定3年合作期。
其中,街道把老光明社区闲置的办公房屋资源免费提供给“迷彩一加”物业超市,打造全街道一站式民生服务主阵地。而“迷彩一加”物业超市也每年为居民提供价值10万元的折扣服务或相关物品,以回馈街道和居民的认可。
居民:做面锦旗送到了“超市”
“快进屋!快进屋!不用换鞋。”
当记者和王孝亮师傅走进他口中的“李阿姨”李一鸣家时,老人家也正在忙着自己手头的一件大事。李一鸣年过七旬,一个人独居,前些天不慎摔坏了大腿股骨头,行动特别不方便。
“李阿姨您知道咱们街道新开业的物业超市吗?”
“知道,知道!小王这小伙子就是物业超市的,他三天两头就来,帮我买菜、买药,倒垃圾、收拾屋子,啥事都管,啥活都干。我腿摔坏的时候还陪我去医院看病,多亏他了,还有社区网格长小史和小于,他们长年照顾我,我出事一直守在我身边,我没儿没女,这些好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把我照顾得可好啦!”
尽管李阿姨腿伤还没好,但是她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一阵儿她做了一面锦旗,已经托人送到了“超市”,一定要感谢一下王孝亮和大家伙儿。
采访中,记者获悉,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迷彩一加”物业超市已经成立了党支部,在探索老旧散居民小区物业服务新模式方面还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公司运作3个月来,他们已经团结小区党员,为35个无物业管理小区进行了268次专业服务,高效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个。
“从3个多月的实际运营数据看,居民还是非常信任、支持、欢迎我们的。”李小沫告诉记者,目前“超市”各个方面也都在进一步捋顺提升,有针对性的公益服务举措也在先试先行。比如,3000个专门为重庆街道各居民小区老年人服务的智能摄像头已开始陆续安装,届时就能够直接连通老人家属的手机,为解决助老服务中的一个个实际问题打下可靠的基础。而这笔几十万元的费用,全部由“超市”承担。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马录 裴韧韬 文/图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