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自南都·湾财社。
采写 | 南都N视频记者 林文琪
卖车一年多,小米汽车板块业务终于赚钱了。11月18日,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三季度总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环比下跌2.4%;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80.9%,环比增长4.4%。
值得注意的,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实现经营收益7亿元人民币,这是该业务首次录得盈利。
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预告,这周小米基本上能完成年初制定的35万台汽车的交付目标,最后一个月预估交付量也会不错,但他也认为2026年充满挑战,毛利率可能相较今年会有一定下降。

尽管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财报,小米集团(01810.HK)的股价仍继续承压。今日早间,港股小米集团股价持续走弱,盘中一度跌超4%,最低触及38.22港元,正式跌破40港元关口。
这一走势延续了小米下半年以来的下行态势。自6月27日创下61.45港元的年内股价高点后,小米股价累计跌幅已超30%,市值随之大幅缩水。

三季度汽车业务首次扭亏
分板块看,第三季度,手机AIoT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41亿元,同比增长1.6%,在总收入中占比为74.4%,去年同期收入占比为89.5%。另外,三季度手机X AIoT业务毛利率为22.1%,同比增长1.3%。

此外,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7.1%上升至25.5%。财报称,毛利率提升主要由于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单位制造成本降低、Xiaomi SU7 Ultra从2025年3月开始交付,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毛利率上升所致。

北京小米汽车工厂的体验中心。
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预告,这周小米基本上能完成年初制定的35万台交付目标,最后一个月预估交付量也会不错,但他认为2026年会充满挑战,2026年小米汽车毛利率可能相较今年会有一定程度下降。“一是行业方面会有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每位厂商针对这样的变化都会给到消费者很多补贴措施,我们也在积极应对;二是汽车行业的玩家还是非常多,而且现在也正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竞争才能收敛。”
AI团队组建一年多,产出超预期
小米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35亿元,研发人数创历史新高。三季度小米研发投入为91亿元,预计全年投入超300亿元。另外,截至2025年9月30日,小米研发人员总数为24871人,创历史新高。
对于AI方面的布局,卢伟冰表示,小米的AI团队组队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陆续有不少远超小米预期的产出。小米在AI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大,小米认为AGI是未来的方向,以及未来AI一定会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今年以来,在AI的布局上,小米引起关注的除了DeepSeek关键开发者罗福莉官宣入职,还有小米在各模态大模型上的频繁官宣。今年4月30日,小米开源了首个为推理(Reasoning)而生的大模型“Xiaomi MiMo”,联动预训练到后训练,全面提升推理能力;随后在5月30日,小米开源了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称该模型为Agent时代而来;8月8日多模态模型Xiaomi MiMo-VL实现更新,推理、文档、GUI、视频理解能力大幅提升,支持思考模式切换;9月19日小米开源首个原生端到端语音大模型Xiaomi-MiMo-Audio。
就在11月14日,小米推出了首个“大模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Xiaomi Miloco。Miloco以米家摄像头为视觉信息源,以自研大语言模型MiMo-VL-Miloco-7B为核心,连接家中所有物联网(IoT)设备,框架面向所有人开源。按照Miloco的设计思路,用户能跟智能家居系统对话沟通,解决方案能帮助自动完成家庭生活中的各类智能需求和规则。
卢伟冰进一步解释称,“在物理世界,我觉得小米拥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态位,我们有非常多IoT连接设备,无论是车、手机还是平板、可穿戴眼镜等等;其次小米在人车家硬件入口和创新领域里是全球最好的入口。我相信基于这样的认知,这样的投入以及我们有这么多的设备、用户、场景,我相信AI一定会助力提供个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目前还没有到正式披露我们重磅产品的时候,但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些,给我们一些耐心,未来大家会看到这些产品的发布。”
而根据小米财报,小米l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276亿元,毛利率23.9%,同时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IoT设备数10.4亿。超过10亿的米家摄像头、小爱音箱、台灯等设备都有望用上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