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2025徐州经开区(张江)首届投资分享会暨科创项目路演今天在黄浦江畔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分享新质发展成果、共创融合发展生态”为主题,把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领域的60多位海内外客商“聚”到了一起。

7个路演项目藏着多少“新”引力?
沪徐两地相隔数百公里,徐州经开区到底抛出了什么“橄榄枝”,能让这么多大咖专程来赴这场“产业之约”?
“徐州经开区的制造业底子早就打响了名气,协鑫、简森这些企业在这儿扎根多年,生态早就养起来了!”活动刚开场,一位常年跑产业线的嘉宾就忍不住感慨。而这次首届投资分享会的举办,不只是经开区“加码招商”的信号,更像一张“邀请函”,海内外企业布局徐州,落子徐州经开区,已经成了“新趋势”。
活动现场,魔视智能、海姆霍兹等7家企业带来了各自的"压箱底"项目进行路演展示。这些项目涵盖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前沿领域,
不光“科技感”拉满,也精准踩中了徐州经开区的产业发展“节拍”,为政企双向奔赴奠定基础。

光有好项目还不够,政策“诚意”才是留住企业的关键。现场,徐州经开区招商局把近年落地成功的项目、下一步的场景招商资源“打包”介绍,徐州经开区产业集团把产业基金的“家底”亮得明明白白:核心架构、投资方向、运营成果全公开,让在场客商一眼看清“在这儿投资,能抓哪些机会”。
徐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堂清在现场表示,徐州经开区将以此次投资分享会为契机,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域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徐州经开区“吸引力密码”藏在哪?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和投资大咖,愿意专门赴会?其实答案很简单——这片产业热土的“硬实力”,早就成了“吸引力”的底气。
这些年,徐州经开区一直把招商选资、项目建设当成“头版头条”,一体推进制造业招商、科技招商、服务业招商,做好总量壮大、质量提升、结构优化“三篇文章”。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6家上市公司,总营收占了全市上市企业的近9成,17家省级绿色工厂更是稳居全市第一。
同时,在徐州经开区,不管是本土龙头还是外资企业,都能找到成长沃土。更关键的是,徐州经开区的“创新基因”一直在升级。前不久,徐工的“装载机全价值链运营增值制造智能工厂”入选了“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江苏威拉里更是两次拿下“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称号。
这些成果不是“偶然”,而是徐州经开区一直“培优育强”的必然,也让更多投资者看到了这里的无限可能。

如何让企业“来了就不想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但要让凤凰“来了就不想走”,靠的不只是产业实力,更要有“暖到心”的营商环境。
为了帮企业解决难题,经开区开展“千人助千企”行动,干部“下沉”到企业里,有问题当场对接、当场解决;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推出了“头雁计划”“雏鹰计划”“筑巢暖窝计划”,让每个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赛道”;近年来,经开区还一直盯着“四最”营商环境发力,着力打造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要素成本最低、物流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经开区投资“放心”、发展“安心”。
这次首届投资分享会,更是主动“走出去”搭平台,让更多客商看到经开区的优势和机遇,也为产业协同创新“牵线搭桥”。
从苏轼笔下的“古来豪杰地”,到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主力军主引擎,这片产业沃土,不仅镌刻着深厚的历史印记,也时刻跳动着创新创业的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