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财政活水足,发展动力才能强 ,“十四五”时期,湖南省在拓财源、挖潜力,厚实家底上取得了哪些成效?又是如何统筹资源推动发展的?11月19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财政厅交出五年来的“实力答卷”和“发展答卷”。

会上,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博彰介绍,五年来,全省累计盘活收入3500亿元,让“沉睡”的资源资产变成“流动”的真金白银;全省地方收入预计达到1.7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16.5%;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4.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4%。财政的蓄水池越来越深,发展的基本盘越筑越牢。
五年投入超千亿资金服务“三个高地”
“十四五”时期,湖南省加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引导各类资源向“三个高地”集聚,累计安排“三个高地”建设资金1109亿元,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分别投入560亿元、236亿元、313亿元。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8%,其中2024年增长67.9%,为全省优产业、强科技、稳外贸提供有力支撑。引导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1065亿元服务“三个高地”建设。
在先进制造业高地方面,统筹国省资金超160亿元,支持13条重点产业链倍增行动,加快千亿级企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助力长沙、株洲、岳阳入选国家工信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
科技创新高地方面,安排67.3亿元支持“1+2”国家实验室体系、“4+4科创工程”和“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建成岳麓山实验室等种业领域科创平台、攻克低镉水稻等关键核心技术,为湖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提供财政保障。
改革开放高地方面,统筹财政资金6亿元,支持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和中非经贸博览会,安排自贸试验区专项债和省级专项资金218.1亿元,推进121项改革试点任务和321项改革举措落地自贸区。
拉动投资超2.5万亿元,统筹211亿元提振消费
“十四五”期间,湖南全力助推经济稳定增长,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组合拳”,促消费、扩投资、稳主体。
在扩投资上,湖南开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发行新增专项债券7000多亿元,拉动投资超过2.5万亿元。支持省属金融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用财政资金的“活水”浇灌有效投资的“沃土”。
在促消费上,湖南统筹财政资金211亿元提振消费,扩内需、畅循环。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作为重要抓手,累计统筹177.5亿元资金,精准覆盖家电、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有效刺激市场复苏。拿出15亿元真金白银用于个人消费券发放、支持举办“味道湖南”“惠购三湘”等2000余场促销活动,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引导释放消费潜能。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省旅游产业产值成功突破万亿元大关。演唱会、体育赛事等热点频现,“湘超”前五轮比赛累计拉动消费57.3亿元。
同时,湖南全力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2021-2023年我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964.4亿元,2024年至2025年8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901.7亿元,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