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创始人
2025-11-18 07:37:31
0

□ 刘 敏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承载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它不仅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密集出台,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搭建了“四梁八柱”,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有力地支撑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立法方式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为推动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战略部署。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与中国式现代化共生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职校在校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职业教育关乎千万家庭,承载着每一个从职业院校走出来的学生对人生出彩的热切期待。从受教育群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不仅为适龄学生提供学校职业教育,也为在职员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新生代农民工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各类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在职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人才的需要,也能满足个体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为更广大人群提供更多的学习与成才的机会,把人口数量红利转向人口质量红利,为促进就业创业、缩小贫富差距、增强人民幸福感贡献教育智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特别是近些年来“职普融通”的加速推进,既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多样化路径选择,也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搭起了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基于这一教育体系的重塑,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的办学“天花板”被打破,“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的纵向贯通路径被打通,高等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如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优势得到互补,课程衔接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成果互认和发展路径得以打通,未来具备高水平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将大量涌现。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跨界性。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他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认为“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即,办职业教育必须沟通与整个教育界和职业界的联系,参与全社会的活动,更多地探寻与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这是国内对于职业教育跨界性最早、最深入、最全面的论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卫生系统办卫校、农业系统办农校、化工系统办化校等,通过将行业企业用人标准有机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让职业教育既具有鲜明的“职业功能”,又具有扎实的“教育功能”。但后来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出现了校企合作受阻、质量提升受限的问题。但事实证明,职业教育与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必然对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才能培养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此,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我国职业教育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清晰且深刻地认识到,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转型发展、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体系布局、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升级和优化,才能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探索产教双方在文化认同、价值理念、利益诉求等方面的交汇点,培养更多的能够将技术研发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实际中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22VSZ165〉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内容

美国销售税合规指南:优惠券...
在美国复杂的税收体系中,销售税(Sales Tax)与使用税(Us...
2025-11-18 09:09:21
中金公司物业管理2026年...
每经AI快讯,11月18日,中金公司发布物业管理2026年展望,认...
2025-11-18 09:09:21
【ETF动向】11月17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7日,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基金(1592...
2025-11-18 09:09:20
年末市场风格突变!现金流策...
随着年底政策窗口期临近,A股年末行情的结构性特征愈发清晰。机构普遍...
2025-11-18 09:09:19
15万元现金!警银联动成功...
近日 遂川警方与遂川农商银行 联动协作,快速反应 成功拦截一笔涉诈...
2025-11-18 09:09:17
微信打击组织传销和诈骗行为...
11月17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公告称,近期收到用户投诉,部分微信账...
2025-11-18 09:09:17
小红书拿下支付牌照:没有抖...
文 | 正见TrueView 虽迟但到,小红书正式将一张支付牌照...
2025-11-18 09:09:15
哈尔滨—黑河—莫斯科,跨境...
近日,一辆满载986个品类、共287件跨境电商商品包裹的“龙江交投...
2025-11-18 09:09:14
今日看点|2025中国国际...
今日看点 11月18日重点关注的财经要闻与资本市场大事: 1、...
2025-11-18 09:09:13

热门资讯

哈尔滨—黑河—莫斯科,跨境电商... 近日,一辆满载986个品类、共287件跨境电商商品包裹的“龙江交投国际卡航”运输车辆,从哈尔滨启程前...
音乐节打造消费新场景 11月16日,2025南京江豚音乐节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开演,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观...
免密支付在满足人们对流畅支付体... 消费者无需输入密码,便可从抖音直播间轻松下单购物;手持手机免密还可做到乘坐公交地铁扫码即走;在APP...
情绪消费兴起,企业竞逐“心灵生... 本报记者 李国 本报实习生 夏桂琰 阅读提示 从“悦己”到“疗愈”,从“兴趣社交”到“身份认同”,情...
衡水汇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衡水汇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曹垒,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经营范围...
过度医疗“退一赔三”的警示 □ 孟亚生 日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涉医疗领域消费欺诈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其中,医院过度医疗...
山东教育者手记|王慧:从植物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
山东教育者手记|刘新元:让每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
以高质量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 □ 刘 敏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
数智化提升高校教育数据治理效能 □ 陈立钢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持续深化,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治理等方面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