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1月19日,摩根士丹利给出了2026年投资展望:在有利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下,风险资产有望迎来强劲的一年,其中美国股市表现将优于全球其他市场。而美国国债则可能在经历上半年的反弹后转为走弱。
2025年大部分时间,政策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投资格局正朝着更有利的环境转变,尤其对风险资产而言。随着人工智能相关生产力的提升,企业和经济体有望从中获益,而全球去通胀和经济增长应会在2027年朝着可持续的速度靠拢,并存在进一步上行空间。
在这种环境下,摩根士丹利研究建议增持股票,维持固定收益资产的中性配置,并减持大宗商品和现金,同时强烈偏好美国资产。
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跨资产策略师Serena Tang表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放松监管这三大支柱正以一种在经济衰退期之外罕见的方式协同发力。这种异常有利的政策组合,使市场得以将注意力从全球宏观担忧转向更具针对性的资产叙事,尤其是与人工智能投资相关的主题。”
美国股市收益更高
大摩预计,2026年,美国股市表现有望优于全球同行。未来12个月内,标准普尔500指数将升至7800点,较当前水平上涨14%;相比之下,日本东证指数预计涨幅为7%,而MSCI欧洲指数则料仅增长4%。
美国企业的盈利和现金流增长有望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有利于市场的政策组合、美联储降息、“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Act)将在2026年和2027年使企业税减少1290亿美元、正的经营杠杆、定价权的重新显现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这一路上会有一些坎坷,但我们相信牛市格局依然稳固。”Tang表示。
欧洲和新兴市场股市不太可能享受到与推动美国股市上涨类似的利好因素。欧元区增长前景低迷,且面临结构性挑战——该地区制造业正逐渐被中国超越,这使得欧洲股市的前景蒙上阴影。与此同时,中国股票则因国内再通胀进程缓慢而面临阻力。
在日本,市场情绪则更为积极:除了国内资金持续流入股市外,日本股市还有望获得财政和监管改革的支撑。
美元走势坎坷
尽管美元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持续走弱,但第二季度左右有望出现反弹,标志着其熊市的结束。追踪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下跌超过10%。
Tang表示,2026年对美元指数而言将是一个波动较大的年份,这种波动反映了利率差异的变化和风险溢价的变化。
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美联储领导层及利率下调的担忧可能会推高美元的风险溢价,但预计不会达到今年早些时候的水平。与此同时,2025年曾领跑G10货币涨幅的欧元区货币,预计将因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纷纷降息而走弱。
政府债券市场动能出现下滑
随着各国央行从控制通胀转向平衡管理,2026年上半年固定收益市场可能会出现反弹。在此期间,投资者应考虑超配政府债券。
随着美联储降低利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将在年中前下降,然后在年底反弹至略高于4%的水平。欧元区和英国的收益率曲线也可能变陡,尽管变陡幅度不及美国。
人工智能融资亟需信用市场因素
明年,科技相关融资将成为信贷市场的主导主题。随着对人工智能和数据基础设施需求的持续增长,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据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全球数据中心相关资本支出将达约3万亿美元,而目前实际投入使用的比例尚不足20%。
科技行业的债务发行大幅增加,将导致美国投资级债券利差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鉴于高收益企业债券相对不受人工智能相关发行激增的影响,其表现有望优于投资级债券。
“尽管信用基本面应能保持稳定,违约率仍将维持在当前水平,但鉴于未来发行规模庞大,投资级债券以及数据中心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利差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Tang表示。
信贷也将为并购活动的复苏发挥关键作用,预计2025年交易量将增长32%,随后2026年增长20%,2027年增长15%。
“与欧洲企业活动更为谨慎相比,美国市场展现出更强的经济活力,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欧洲信贷的表现将优于美国信贷。”Tang补充道。
大宗商品:更青睐金属而非能源
预计黄金在2026年将继续保持强劲走势,今年已多次创下历史新高。持续的实物需求以及利率下调举措,都将为金价提供支撑。
在基础金属中,摩根士丹利最看好的是铜和铝,但两者均面临供应瓶颈。相比之下,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徘徊在每桶60美元左右,其风险主要来自需求疲软,以及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供应的增加。不过,地缘政治和物流因素或许能为油价提供一定支撑。
在农业领域,受全球主要生产国巴西的不利天气和更严格的信贷条件影响,大豆和玉米价格可能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