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高端商场好像变得冷清起来了,奢侈品专柜很少再看到大排长队的场景。
据贝恩咨询《2025年春季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全球奢侈品行业正经历自2009年以来首次实质性放缓,预计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规模或将下滑2%至5%。
而在另一边,奢侈品特卖市场却在悄悄走红,比如奥特莱斯、唯品会这类特卖渠道,奢侈品消费不断增长。
说白了,现在的消费者都变“精”了,买正价奢侈品固然“有面子”,但能用更划算的价格入手,只要我不说,背出去那叫“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这种消费心理的变化,在数据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就拿唯品会来说,今年1到9月,平台奢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超过30%。
在刚过去的“11.11”大促期间,多个奢牌的表现更是亮眼,EA7涨了38%,BALLY涨了35%,Burberry涨了22%,汤丽柏琦涨了60%,菲拉格慕涨了55%。
这些数字的背后,证明了理性消费主义的大势回归,而且为什么大家更青睐在唯品会上买奢侈品?折扣力度大是一回事,买贵价东西让人安心,更是其优势所在。

就在今年双11前,中国中检鉴真团队直接入驻了唯品会的仓库,每件奢侈品都会经过3名专业的中检鉴定师、辅以各种高精尖仪器交叉独立鉴定,确定后才会上架销售,并且出具鉴定报告证书。
也就是说,在购买之前,这些奢侈品就已经经过了国内最权威的第三方机构鉴定,消费者下单收到快递的时候,会看到一个附带的中检小蓝标,只需用手机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对应的奢侈品鉴定结果、产地、编号等等信息,有这种保障,自然让人觉得买的放心。

说到底,从“非正价新品不买”到“有正品大漏必捡”,反映的是这届消费者更加成熟的消费心态。奢侈品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奖励;不再盲目追求第一时间拥有,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价格入手。
当越来越多人开始用更聪明的方式追求品质生活,这种“折扣奢侈品”走红的趋势,或许就不再是暂时的现象了,而会成为当下以及未来消费新常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