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月的寒风吹得人缩手插兜,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一言不发地来,又一言不发地走。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面对记者追问,只吐出两个词:“不满意”“严肃”。这场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中日司长级磋商,连表面客气都没维持住,反倒像一场无声的宣示——中方连握手环节都省了。
高市早苗大概没料到,她一句关于“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的国会发言,会掀起如此迅猛的连锁反应。中方反应快得让东京措手不及: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方官员、驻日大使吴江浩紧急交涉,文旅部、教育部接连发布对日旅游留学风险提示。更让日本经济界头皮发麻的是,中国游客预订赴日行程的取消潮瞬间爆发,东京股市日经指数应声跌超3%。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中方半句狠话没说,却让日本结结实实感受到了什么叫“红线踩不得”。
高市早苗在国内的支持率倒是逆势上涨。她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历史事实、把“中国威胁”当口号,恰好迎合了日本社会右转的民粹情绪。可政治得分背后,经济却在挨重拳。日本观光局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中国大陆赴日游客达748万人次,消费额占外国游客总体的四分之一。如今旅馆空置、航班取消、商圈冷清,依赖旅游业的京都、大阪等地商户已经开始叫苦。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中国游客减少可能直接拉低日本GDP0.36%,损失高达2.2万亿日元。高市早苗用民粹换选票,买单的却是日本老百姓。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