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的这番话看起来不具备可行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似乎也是时代趋势。
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建议:对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技术垄断企业,例如英伟达、苹果、谷歌、微软等等,征收90%的暴利税,并将所得资金用于反哺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
刘强东的这一提议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刘强东体现了财富再分配的公平性,反对者则担忧可能抑制创新动力。
那么刘强东的这个建议,到底靠谱吗?
高税收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北欧一直都以高福利著称,反过来也意味着北欧的税收负担比较重,但即便如此,北欧的所得税最高也不过50%左右,而90%的暴利税,从实操性来看,几乎是零。
换句话说,东哥的这个建议,听起来很美好,但做起来却很残酷,属于是想象中的乌托邦。

什么是暴利税?暴利税其实就是因市场异常波动或垄断地位而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征收的特别税,其核心逻辑在于,当企业利润超出正常竞争水平时,通过税收手段调节财富分配,实现公平公正。
历史上,暴利税多用于资源行业,例如石油、煤炭等等,这些行业因为资源稀缺和保护常常产生超额利润。
而在人类商业历史上,暴利税也的确都一直存在。
早在1980年代,美国就对石油企业征收30%-70%的暴利税,旨在应对石油危机期间的利润暴涨,该措施虽然短期内增加了美国的财政收入,但长期来看仍然导致企业投资建设,最终在1988年就被废止。
不过关于暴利税的问题,却一直存在,哪怕是最近几年。
2022年,欧盟开始对能源企业征收超额利润税,以应对能源价格飙升,该措施实施后,部分企业通过转移定价或缩减投资规避税收,实际效果也非常有限。
除了资源垄断行业,技术垄断也存在着暴利税。但技术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则主要来自企业长期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
例如英伟达的GPU技术,苹果的iOS生态,谷歌的搜索算法等等,均通过长期研发投入形成技术壁垒,如果对这类企业征收高额暴利税,也可能会削减其持续创新的动力。
以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英伟达为例,英伟达目前的市值已经突破了5万亿美元,抵得上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GDP总量,那么英伟达的税率是多少呢?
首先就是美国联邦税,这部分在21%左右,然后就是州税率,不到9%,两者相加不超过30%,另外英伟达作为科技巨头,可能还会享受一些研发税收抵免等等,但即便没有享受优惠,那么英伟达的税率也不会超过30%。
如果按照东哥所说的,将这类公司征收90%的税率,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英伟达的市值至少也应该削减90%,最终,英伟达市值可能只有几千亿美元。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如果税率高达90%,那么英伟达可能就不会投资研发继续搞科研创新了,那有人要问了,这些税率最终是会反哺到养老教育上的,那你英伟达凭什么不搞科研创新。
这就又要回到问题的最初了。市场经济承认的就是私人财产问题,如果否定了私人财产,过分追求集体性的话,那么创新研发私人投资这些东西,最终都会消失。
毕竟人首先是人,首先是自私的,自己有了才能够顾全他人,而对大公司来说,尤其是技术性大公司而言,他们的技术优势是靠着研发和创新积累的,如果仅用反哺教育和养老就征收90%的税率,那肯定市场经济就会乱套,企业不再研发投资,那么经济增长自然也就无从说起。

但话又说回来,东哥的建议虽然不实际,但他还是反映了社会对财富分配的关切。当下,技术巨头如苹果、英伟达等市值超过万亿美元,其利润增长远超普通企业,例如苹果一年利润超过1000亿美元,每天净赚3个小目标。
这种利润集中与养老、教育等领域的资金短缺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税收手段调节财富分配,理论上的确可以缓解问题。
但问题在于,我们不要忘了,这种做法是否又真正遏制了财富的增长,以及是否又会新增更多更大的问题。
毕竟今天可以因为养老教育资金短缺,那么明天又可以用别的理由去增加税率,所以这个口子一旦开了,轻则影响大企业的研发创新,抑制经济增长。
重则直接模糊了私人财产的边界,最终可能还会酿成更大的危机。
而东哥作为一个大企业的舵手,显然也明白这背后的道理,今天东哥如此大声呼吁,首先还是因为京东市值没有万亿美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公司;其次,东哥说这话还是想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视。
但是,如果东哥真的认为这个方案可行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东哥先以身作则,例如把自己的财富和收入先投入到教育和养老方面,而且至少也应该拿出90%。
如果东哥愿意自己捐出90%的财富,那么我想大公司肯定也会愿意的。

总的来说,以目前的状况来判断,90%的税率应该永远也不可能。
首先,资金是具有逐利性的,你自己的钱你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而不是说突然捐出去90%,如果真的有90%的税率,那肯定会引发资金外流,企业可能会通过转移定价、离岸架构等方式规避税收,例如苹果就曾通过爱尔兰子公司转移利润。
如果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高额暴利税,那么也会导致技术企业将总部迁至低税率地区,最终会反过来伤害税收来源国。
另外,经济学常识也告诉我们,税率高低会通过价格机制向下游传导。如果对科技巨头征收90%的税率,企业可能通过提高云服务、软件授权、硬件产品来转嫁成本,那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可能产品最终会涨价50%以上,最终我们也变得难以承受。
所以,东哥的这个建议,的确是反映了社会对财富分配的关切,但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几乎没有可行性,高额暴利税会抑制创新,引发资金外流,加剧不公,且具体实施中我们如何定义垄断,国际之间如何协调等等,都是大问题。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企业的税率其实已经比较稳定了,且因为企业大,营收利润高,所以也已经是纳税大户了,如果因为养老教育缺资金,就对大企业征收90%的暴利税,那么最终的结果不仅仅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是灾难性的。
东哥的话听起来很理想,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实操性;理想是美好的,所有人都希望财富能够平均,都渴望天上掉馅饼,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财富如果真的平均了,那么还有谁会有动力去创新研发,谁还会去追求财富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