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二十条”举措。到2027年,基础教育阶段要统筹课内外、校内外,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充分保障体育时间。
《意见》提出,全面高质量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要求,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刘海元指出,“2小时”不仅延续了过去“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体育时间的“新的增量”。
刘海元:要推动大家注重过程,天天锻炼,经常性锻炼,这次明确同时也向社会释放一个信号,就是我们这个考不是为了选拔,而是要注重日常的锻炼,这是评价导向的一个变化。
如何确保这“2小时”不是时间的简单堆砌,而是高质量、有实效的锻炼?《意见》提出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二十条”举措,要通过增加课时、开展课间体育活动、丰富体育课后服务等措施加强体育时间保障。在此基础上,要一体化推进教学改革,从课程设计、实施形式等方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体育、掌握技能、形成习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于素梅:我们现在的改革聚焦到最后就是“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所以课堂教学让学生享受到学习乐趣。所以老师就要加强教研工作,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同时学校的资源建设,包括智能化设施设备走进操场,而且赋能体育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