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李博)11月19日,“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专场举行。记者获悉,2024年通州区旅游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9.6%,较“十三五”末增长3.7倍;今年上半年旅游消费同比增长12.7%,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净游客量达2380万人次,同比增长10.1%。
“文化旅游产业是北京城市副中心‘3+1’主导功能的核心支撑。”通州区副区长林正航介绍,近年来,副中心文旅发展驶入快车道,产业活力持续增强,规模体量不断扩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州区文旅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显著提升,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文体娱乐业产业增加值四年间增长超10倍;占全区GDP比重从0.5%提升至4.7%,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支柱。收入规模实现量级突破,四年间增长14倍,年均增速达93.4%;截至今年8月,规上文体娱乐业企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6.5%。
“我们坚持‘文化引领、赛事引流、旅游链接、商业转化’的融合发展路径,推动空间业态持续升级。”林正航表示。
大运河5A级景区内涵不断丰富,运河西岸项目正式运营,成为年轻人潮玩打卡地。三大文化设施滨河空间核心区建成,新增超10公顷滨水活动空间。“水韵·新生”2025运河文化时尚大赏创新举办,以运河为舞台,水幕为背景,水上表演、光影艺术与交响乐相融合,打造“运河时尚秀场”。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开放运行,形成“馆园一体”文化体验新场景。
“演艺之都”建设提速。通州区持续打造“运河有戏”品牌,陆续推出12家演艺新空间。台湖演艺小镇音宇宙项目即将开业首演;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蜂糖艺术街区、青年艺术家工坊等项目加快推进,艺术与演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成效显著,端午龙舟嘉年华、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等赛事联动非遗手作市集、运河美食节等活动,构建文商旅体农融合新场景。2025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潮流嘉年华以“声浪运河、烟火运河、跃动运河”为核心,打造“文化体验+商业消费”新范式。
林正航介绍,今年,北京大运河音乐节吸引近7万人次参与,同比增长15%;北京环球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看·见殷商”展累计接待观众超19万人次。围绕“运河大集”推出14条农文旅融合线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传播运河文化、激活乡村活力的新引擎。
文博场馆活力迸发,截至目前,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已累计开展文化活动4805场,国家级文化活动接连落地副中心。实体书店布局持续优化,今年底将超175家以上,城市副中心正成为文化潮流打卡地。
“我们持续升级宠客服务,在消费、服务、文化等多维度推出惠民举措。”林正航说,通州区推出主题旅游线路,推动文博场馆联动开放,打造非遗市集、惠民演出等特色活动,不断丰富游客选择。结合“公共艺术扮靓城市”行动,千余件艺术品点缀街头巷尾,营造“步步是景、处处有艺”的美学空间,让游客在城市副中心收获舒适又有温度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