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11月20日消息(记者 蔡文娟)11月19日,以“人工智能——智能交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海南海口举办,来自国内外智能交通行业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等围绕人工智能将如何塑造出行新场景、赋能交通发展新路径等问题进行分享、探讨。

大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突破,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重要部署,也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更为明晰的路径指引。”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在开幕式上介绍,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在加快推动一体化融合、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安全化提升。发展智能交通是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重塑交通运输产业形态和发展范式的重要战略抓手。
“我国现在在向交通强国迈进。未来10年在迈进的进程当中,要不断地推动交通科技的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会对我们交通的发展模式,包括交通相应的技术产生重要的变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王云鹏表示,未来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将呈现三个方向:提升运载工具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要素间高效协同;提升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程度,以支撑自动驾驶的可靠运行;推动交通系统从人工干预向自主协同演进,实现真正的系统级智能跃迁。

外国客商向企业代表咨询智能交通相关产品(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必栋则认为,人工智能正为交通领域带来一场根本性的颠覆重构,“未来5到10年的出行,将是从‘赶路’到‘享受路’的质变,未来出行不用再做攻略、查路线,AI会全程帮你搞定。”
邓必栋表示,最根本的变革是交通系统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智能决策”。这一转变彻底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模式,使交通管理从效率和精准度有限的经验决策,迈向能够提前预判拥堵、识别隐患的智能新阶段。此次他还带来了广西交科自主研发的交通大模型,计划深化与海南交通行业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届时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的进出更为便利,将为智能交通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无限的市场机遇。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突破。”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智慧交通发展的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发展,2025年4月,海南成功入选全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智慧交通在海南拥有广阔前景。本届大会选择在海南举办,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和社会各界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海南智慧交通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海南将依托“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重点发展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智能路网和智慧民航,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及应用,打造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智能交通示范带。